第16章 下一站預告·江西的“瓷與田”_車窗外的中國:與你共赴山河長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車窗外的中國:與你共赴山河長卷 > 第16章 下一站預告·江西的“瓷與田”

第16章 下一站預告·江西的“瓷與田”(1 / 1)

【晨霧彆皖:房車窗外的“水墨漸淡”2024年2月16日·皖贛交界·氣溫8c·多雲)】

房車碾過皖贛交界的界碑時,李佳的指尖還停在旅行筆記的“安徽卷”末頁——紙上貼著黃山光明頂的霜花照片、宏村月沼的貓爪印拓片,還有屯溪老街茶包上她畫的小熊。車窗外,黃山的群峰正被晨霧輕輕收走棱角,墨綠色的山影漸次淡成淺灰,像幅被雨水洇開的水墨畫,而她脖子上的米色圍巾,還沾著宏村老樟樹下的早櫻碎屑。

“記得嗎?”她忽然轉頭,望著後視鏡裡漸隱的黃山,“第一次在宏村看見月沼的倒影,你說‘相機是蘸著時光的筆’,現在我們要去江西了,該換‘瓷釉’當顏料了吧?”許可握著方向盤笑了——遮光罩上的藏青毛線套還纏著她去年織的水波紋,此刻正隨著車身晃動,像極了景德鎮瓷器上的“海水紋”。車載導航顯示“距景德鎮180公裡”,屏幕上的路線圖穿過早春的田野,像根即將浸入瓷窯的畫坯筆。

【穿鄉過野:車轍裡的“黃綠變調”1030·氣溫10c·晴)】

進入江西地界,公路兩側的田野忽然換了顏色——不再是安徽的青灰石板與墨綠鬆針,而是大片泛著新綠的麥田,其間點綴著尚未開花的油菜田,泥土的赭紅與草芽的嫩黃撞在一起,像幅剛起稿的水彩畫。李佳貼著車窗拍照,手機鏡頭劃過掠過的粉牆黛瓦——屋頂的翹角比徽派建築更尖細,牆麵上的馬頭牆被刷成純淨的白,偶有幾簇藤蔓垂落,在陽光下投出細碎的影。

“江西的‘白’是瓷白,”她忽然想起攻略本裡的記載,“景德鎮的高嶺土燒出的瓷,白得像雲,不像安徽的白牆帶著煙火氣。”許可趁機拍下她拍照的側影——淺灰色衛衣領口露出半截銀質項鏈,墜子是他們在宏村買的“徽州磚雕”縮小版,此刻正隨著車身顛簸,輕輕撞在手機殼上,殼子上印著她手繪的“相機小熊”,爪子正捧著塊青花瓷片。

路過村口的老樟樹時,她忽然指著窗外驚呼:“看!曬秋的竹匾!”雖未到秋日,卻有村民在曬新收的糯米,雪白的米粒鋪在青竹匾裡,襯著身後的白牆,像極了未上釉的瓷坯。許可減速停車,鏡頭換上35定焦——貼近生活的焦段,最適合捕捉這種帶著人間氣的“瓷白前奏”:村民戴的藍布頭巾、竹匾邊緣的包漿、米粒上躍動的陽光,在畫麵裡織成江西特有的“素坯質感”。

【車載漫談:瓷與影的“未竟猜想”】

房車在縣道上晃悠時,李佳翻出景德鎮攻略——頁麵貼著《天工開物》裡的“陶埏篇”影印件,旁邊畫著她腦補的“相機陶瓷外套”草圖:鏡頭遮光罩做成青花瓷的纏枝紋,機身刻著婺源油菜花的浮雕。“你說能不能找匠人定製個鏡頭蓋?”她忽然轉頭,眼裡閃著光,“就像安徽的木雕掛墜,這次給相機穿件‘瓷外套’,讓它也有個‘地域皮膚’。”

許可想起去年在屯溪老街看匠人刻木雕的場景,此刻腦海裡卻浮現出景德鎮窯火的光——白瓷胎在窯中煆燒,釉色在高溫下流淌,會不會像極了他們鏡頭裡的光影變幻?“記得攻略裡說,景德鎮的‘釉裡紅’要在還原焰裡燒,”他忽然開口,“就像我們拍日出時等光線,匠人等的是窯火的‘脾氣’,都是在和時光‘談條件’。”

車窗外掠過一片池塘,水麵倒映著藍天下的白牆,像塊未打磨的瓷鏡。李佳忽然掏出手機,給景德鎮的陶藝工作室發消息:“預約明天的拉坯體驗,記得提醒匠人準備青花鈷料——我要在陶坯上畫隻戴相機的小熊,旁邊配句‘瓷路漫長,鏡頭作槳’。”發送鍵按下的瞬間,車轍碾過一片飄落的早櫻,粉色花瓣粘在車窗上,與遠處的白牆形成“瓷白與花紅”的預演,像極了即將在景德鎮上演的、“素瓷與彩繪”的相遇。

【暮色近瓷:公路儘頭的“窯火微光”1630·氣溫12c·微風)】

景德鎮的路牌在暮色裡亮起時,李佳忽然指著前方驚呼:“看!煙囪!”遠處的陶溪川文創園,舊窯廠的煙囪正飄著淡灰色的煙,像支蘸著墨的筆,在瓷白色的天空裡寫下“抵達”。房車拐進陶藝街,兩側的店鋪櫥窗裡,未上釉的素坯與繪滿青花的瓷器並列擺放,燈光透過玻璃,在她臉上投下細碎的瓷紋影子——像給這場“瓷與影”的相遇,提前蓋了個“釉色章”。

“先去買陶泥吧?”她拽著許可下車,腳步踩在青石板上,比在安徽時輕快許多,“攻略裡說,老匠人會把高嶺土分成‘粗瓷’‘細瓷’,就像相機鏡頭分‘廣角’‘長焦’,各有各的用法。”路過一家名為“陶影”的工作室,櫥窗裡擺著個特殊的瓷板畫——青花紋樣裡藏著個舉相機的小人,背景是景德鎮的窯爐,與她畫的“相機小熊”竟意外呼應。

許可舉起手機,拍下她湊在櫥窗前往裡看的樣子——鼻尖幾乎貼上玻璃,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影,衛衣帽子上的“黃山鬆”徽章,此刻正挨著櫥窗裡的“青花鬆針”紋樣。暮色漸濃,工作室的燈次第亮起,暖光映著她發間的銀釵,像極了瓷器出窯時,釉色在窯火裡綻放的瞬間——而他知道,這場關於“瓷與田”的旅程,才剛剛開始,就像她攻略本裡寫的:“安徽的水墨是‘染’,江西的瓷器是‘煆’,而我們的鏡頭,要在‘染’與‘煆’之間,找到屬於彼此的、帶著溫度的‘釉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夜宿陶街:窯火與星光的“預熱對話”】

房車停在陶藝街的露營地時,隔壁窯廠傳來“開窯”的喧鬨聲。李佳趴在車窗上看——匠人戴著厚手套,從窯爐裡搬出燒好的瓷器,釉色在路燈下泛著溫潤的光,忽然轉頭對許可笑:“明天我們的‘相機外套’,說不定也會在這樣的火光裡誕生呢。”他沒說話,隻是掏出相機,拍下她此刻的側影——身後的窯爐火星四濺,她的輪廓被火光照亮,像極了瓷器上的“人物剪影”,而她不知道,在他鏡頭裡,她永遠是比任何釉色都更動人的“主紋”。

深夜的陶藝街靜下來時,李佳翻開新的旅行筆記,在“江西·景德鎮”頁畫下草圖:房車停在窯廠旁,車頂上堆著未燒製的陶坯,旁邊是舉著相機的許可與捏著陶泥的自己,遠處的田野泛著新綠,像片等待被繪上青花的素瓷胎。末了,她寫下:“2024.2.16皖贛交界·向瓷而行

氣候:812c,衛衣+薄外套,備圍裙拉坯時防沾泥)

期待:

1.定製相機陶瓷遮光罩青花纏枝紋vs黃山鬆紋樣)

2.婺源田野拍“瓷白小屋+金黃花田”廣角鏡頭拉伸空間感)

3.記錄窯火開窯瞬間慢門130s,捕捉釉色流動感)

許先生說:“瓷器是土與火的情書,就像我們的鏡頭,是光與影的情書。”——那我要在陶坯上,把這句情書,燒成永遠不會褪色的“釉裡紅”。

車窗外,窯廠的火星漸次熄滅,唯有星光落在她畫滿草圖的筆記上,像撒了把碎鑽——而他們知道,下一站的“瓷與田”,不再是安徽水墨的延續,而是一場新的“煆燒”:當泥土遇見窯火,當鏡頭遇見瓷釉,當他們的腳步踏入江西的土地,所有關於“色彩”“質地”“時光”的猜想,都將在這場旅程裡,被一一印證——就像她指尖捏著的陶泥,此刻還是粗糙的土塊,卻終將在火與光的淬煉中,成為帶著他們溫度的、獨一無二的“瓷上風景”。

喜歡車窗外的中國:與你共赴山河長卷請大家收藏:()車窗外的中國:與你共赴山河長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雲起驚鴻客 末日加載:吞噬進化,獸形天災 紐約1990 南海之夢 起源之書:我的天賦全靠自己寫 重回84小漁村 絕美警花半夜敲門,我橫掃都市! 上學工作和戀愛 西遊:人在天庭禦馬監,爆肝變強 兩極萬象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