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麵板上的數字,何雨柱嘴角微微上揚。雖說早就不在鴻賓樓掌勺,可每天在家琢磨飯菜,廚藝熟練度反倒漲得更快,如今六級廚藝,已是特二巔峰的水準——論實打實的手藝,比當年師傅李保國備考國宴時還要精進幾分。真要去考國宴大廚,也就是差個正式考核的名頭。
不過他現在心思早不在這上麵了。清華大學的課程緊,再加上幫著師傅安頓、琢磨機械研究,哪還有功夫惦記國宴的事?倒是那些基礎學科齊齊邁入五級,讓他心裡踏實不少。
旁人或許專精一門能勝過他,可像他這樣把數理化、國文、外語全學到這個程度的,放眼整個清華園也找不出第二個。這些知識像一張細密的網,看似分散,實則在他研究機械時絲絲縷縷都能串起來,潛移默化中讓他的思路愈發開闊。就拿眼下這篇論文來說,從選題到數據推導,再到實驗方案設計,他幾乎沒遇到什麼卡殼的地方,全憑這些紮實的底子一路順下來。
十一月初的北京,風裡已經帶了涼意。清華園裡的學生們都換上了加絨的校服外套,自行車鈴聲在林蔭道上叮鈴作響。
何雨柱騎著車,沒往教學樓去,反倒拐向了辦公樓的方向。車筐裡放著一疊厚厚的紙,用細麻繩仔細捆著——正是他剛定稿的論文。
停好車,他攥著論文往樓上走,腳步輕快。按輔導員李紅星說的,機械係學生發表論文多是大三以後的事,畢竟前兩年得打基礎。就算是尖子生,現在頂多也就剛開始籌備選題,像他這樣直接拿著成稿來找教授的,怕是獨一份。
走到一間辦公室門口,何雨柱頓了頓,輕輕敲了敲門。
“進。”屋裡傳來一個中氣十足的男聲,帶著點威嚴。
推開門,何雨柱一眼就瞧見了辦公桌後那個頭發花白、眼神銳利的老者——正是機械係的孫教授。孫教授懷裡夾著幾份資料,看樣子正要出門。
“孫教授,您好。”何雨柱恭敬地問好。
孫教授抬眼瞧見是他,愣了一下,放下資料:“是何雨柱同學啊,有事?”
這辦公室不是單人的,另外三張辦公桌後還坐著三位老師,此刻都停下手裡的活,好奇地看向門口——能讓孫教授特意停下腳步的學生,可不多見。要知道,孫教授是國內機械領域的泰鬥,常年參與國家重點項目,等閒時候想見他一麵都難。按他的級彆,配個單人辦公室綽綽有餘,可老先生總說“擠著熱鬨,還能省點電”,硬是跟年輕老師們湊在一塊兒。
何雨柱把手裡的論文遞過去,說明來意:“孫教授,我是來交論文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交論文?”孫教授挑眉,接過那疊紙,指尖劃過封麵——《論機械傳動係統的動態優化與能效提升》。
他漫不經心地翻開,起初隻是隨意掃了幾眼,可看著看著,眉頭漸漸舒展開,原本準備出門的腳步也定住了。辦公室裡靜悄悄的,隻有紙張翻動的“沙沙”聲。
旁邊的幾位老師也瞧出了門道——孫教授這表情,可不是看普通學生作業的樣子。
片刻後,孫教授翻到最後一頁,合上論文,抬頭看向何雨柱,眼裡帶著毫不掩飾的驚訝:“這論文……是你獨立完成的?”
“是的,孫教授。”何雨柱點頭,語氣誠懇,“聽李老師說係裡鼓勵學生嘗試發表論文,我最近剛好有些想法,就試著寫了出來,想請您幫忙看看。”
孫教授沒說話,手指在論文封麵上輕輕敲擊著,目光深邃。他這輩子看過的論文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何雨柱這篇的水準,說是國內前沿也不為過——論點新穎,數據紮實,尤其是對動態優化模型的推導,思路清奇卻又邏輯嚴密,完全不像一個大一新生能寫出來的東西。
“好小子。”孫教授突然笑了,語氣裡滿是讚賞,“基本功夠紮實,對機械傳動的理解也很獨到,尤其是這個動態優化的思路,很有開創性!”
這話一出,辦公室裡另外三位老師都忍不住交換了個眼神——能讓孫教授用“開創性”來評價的論文,含金量可想而知。
孫教授把論文往桌上一放,身體微微前傾,看著何雨柱:“今年的工程師考核,你有沒有興趣試試越級考?”
“越級考工程師?”何雨柱愣了一下。工程師考核向來有資曆限製,像他這樣的在校學生,彆說越級,就是按正常流程考初級工程師都夠懸。
孫教授卻像是看出了他的疑慮,解釋道:“你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思路,已經遠超普通本科生了。這篇論文要是能發表,足夠成為你越級的底氣。當然,考核不光看理論,還得考實操,你有把握嗎?”
何雨柱心裡一動。係統麵板上,鉗工、焊工、車工這些技能都快摸到四級門檻了,再加上機械理論的底子,真要考實操,他未必會怵。
看著孫教授期待的眼神,他深吸一口氣,認真點頭:“孫教授,我想試試。”
孫教授朗聲笑了:“好!有這股勁頭就好!論文我先留下,回頭我會和係裡幾位教授一起審審。要是通過了,我就幫你申請越級考核的資格!”
握著孫教授遞回來的論文回執,何雨柱走出辦公樓時,隻覺得秋風都帶著暖意。陽光透過樹葉灑在身上,他低頭看了看手裡的回執,嘴角忍不住揚起——這步子,似乎比預想中邁得還要大些。
喜歡重生四合院從悟性逆天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四合院從悟性逆天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