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蘇州警察局金局長那樁早就敲定的交易,終於在這個看似平常卻又意義非凡的日子裡正式拉開了帷幕。
連日來一直陰沉沉的天空,仿佛也知曉這交易的重要性,在這天終於放晴了。
陽光暖暖地灑在大地上,給人一種充滿希望的感覺。
李四虎帶著精心挑選出來的4個警察,駕著兩條結實的大木船,朝著陳哲所在的地方緩緩駛來。
木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麵上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船頭濺起的水花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
陳哲在李四虎他們的到來後,心中早已有了周密的計劃。
他果斷地把自己這邊性能良好的機帆船也派了出去,在兩條大木船把糧食卸在碼頭後,機帆船接到命令後立刻拖著兩條大木船向蘇州方向而去。
經過一番忙碌的裝載,一共裝回來9船糧食。
那堆積如山的糧食,仿佛是他們這次交易成功的希望所在。
為了確保這次運輸任務的順利進行,陳哲進行了一番精心的人員調配。
他抽調了以秦明為首的5人,這5人個人都是湖匪出身,都有著豐富的駕船經驗。
警衛排的4人也被他選了出來,他們一個個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忠誠。
此外,還加上了李琦和陳凱兩個汽車修理工,以防在運輸過程中船隻出現故障。
這樣,一個由11人組成的小隊就正式成立了。
為了不引起他人的注意,他們都換上了鄉下農民的衣服。
這些衣服雖然樸素,但卻很好地掩蓋了他們的真實身份,他們就像一群普通的農民。
在第二天淩晨,三條船從吳淞江進入了蘇州河,朝著公共租界的方向緩緩前進。
在來公共租界的水路上,原本大家都做好了可能會遇到國軍巡邏隊的攔截和盤問的準備,每個人的神經都繃得緊緊的。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一路上竟然根本沒有遇到國軍的攔截。
河道上十分安靜,隻有船隻行駛時發出的輕微聲響和水波蕩漾的聲音,來往的船隻也有一些,更多的木船被敵人飛機炸毀沉沒在河邊。
他們就這麼一路暢通無阻地到達了公共租界,仿佛是上天在眷顧他們這次的交易。
原來,金局長在李四虎出發前就已經通過各種渠道聯係好了買家。
當三船糧食順利抵達公共租界後,很快就有買家接手,金局長早就安排好了。
價錢都是事先約定好的,最終三船糧食賣了18根金條。
按照之前和金局長的約定,陳哲在扣除成本後能得到3根金條。
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金局長投入的本錢估計也就6根金條左右。
這一次的交易,金局長至少掙了3倍的利潤。
雖然對於金局長來說這是一筆豐厚的收入,但對於陳哲來說,能立刻拿到屬於自己的那3根金條也不錯。
畢竟,他們要來上海,經過陳哲負責的河道是最快也是最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