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和陳凱忙碌了一上午,把需要安裝消音器的槍支螺紋都刻好,並把剩下的湯姆森都裝上了消音器,那支狙擊步槍也被裝上了消音器。
陳哲把兩支短管毛瑟手槍給了李琦和陳凱,他們被編入了通訊班,平時幫忙搬運物資。
此外,他還在全營範圍內精心挑選出了20名士兵,以此來擴編原本的警衛排。
經過一番調整後,原來的6名戰士被編入了一班,由顧國榮擔任班長。
這個班的裝備十分精良,配備了5支湯姆森衝鋒槍以及1支狙擊步槍。
而新加入的20人則被平均分成了兩個班,每班各有10人。p28衝鋒槍,班長由陳一橋擔任;三班的全班成員則每人配備了一支毛瑟1932手槍和一支戰壕槍,班長是林佳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樣一來,整個警衛排的編製得到了顯著擴充。
更重要的是,這個警衛排在戰時具有很強的擴展性,可以迅速擴編為10個班。
屆時,二班的全體成員都將擔任班長,三班的全體成員則擔任副班長。
隻要及時補充新兵,警衛排就能迅速形成強大的戰鬥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打巷戰的時候,警衛排就如同尖刀一般銳利。
他們強大的火力完全可以壓製住一個日軍小隊,給敵人造成巨大的壓力。
槍支都發下去了,這次買回來的防彈背心也優先給了二班和三班,剩下的10件防彈背心給了一連。
王偉下午回到駐地時,陳哲正等著他。
陳哲告訴他,由於目前通訊聯絡方麵人手不足,所以希望王偉能暫時負責這一工作,王偉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
在駐地度過了一個寧靜的夜晚後,第二天早上,陳哲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加餐!
不僅如此,他還為每個人準備了一條裝米的背帶和一個日軍罐頭。
這些小小的舉動讓戰士們都感到十分高興,也為接下來的任務增添了一些動力。
早餐後,張小亮和秦明帶領著船隊早早地出發了,他們的目的地是澱山湖鎮。
按照計劃,張小亮要先安排好船隊,然後再騎自行車返回駐地。
與此同時,留在駐地的三個連也有自己的任務。
今天上午,他們需要幫助村裡的人們清除掉他們生活過的痕跡。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村裡因為曾經有國軍駐紮而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下午,張小亮順利地完成了任務,騎著自行車回到了駐地。
緊接著,全營開始忙碌起來,士兵們迅速地收拾著行裝,準備離開這個已經待了一段時間的村子。
村長和為數不多的村民們得知部隊即將離開,紛紛前來送行。
他們站在村口,默默地看著士兵們忙碌的身影,臉上透露出一絲不舍和傷感。
陳哲站在隊伍的最前麵,他的目光掃過這些善良的村民,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
這些日子以來,村民們對他們的照顧和支持,讓他深感溫暖和感激。
他轉身對身後的李副營長說道:“把我們帶的糧食拿出來一些,分給這些村民們吧。”李副營長立刻照辦,將一部分糧食分發給了村民們。
陳哲又從口袋裡掏出一些大洋,遞給村長,說道:“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給每戶人家都發一個大洋吧,感謝他們這段時間對我們的幫助。”
村長連忙推辭,但在陳哲的堅持下,還是收下了這些大洋。
陳哲還特意叮囑村長,如果有親友在附近的話,可以讓他們去躲一躲,以免受到牽連。
村長感激地點點頭,表示一定會轉告其他村民。
一切準備就緒後,部隊在村民們的目送下,緩緩地離開了村莊。
士兵們邁著整齊的步伐,隊伍漸行漸遠,留下了一片寧靜的村莊。
天黑之前,陳哲帶領著獨立營順利歸建。
全營除了去澱山湖的56人外,還有289人。
他們的歸建,為521團增添了力量。
喜歡烽火淞滬請大家收藏:()烽火淞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