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哲與大家簡單地交流了一下,詢問了他們都買了些什麼,錢夠不夠用。
大家都興高采烈地分享著自己的購物經曆,有的買到了心儀已久的特產,有的則買了一些實用的小物件。
下午國民政府過來了一些人,他們是過來發放傷殘補助的,同時他們也給孤兒帶來了一些慰問品和糧食。
因為陳哲帶著殘疾軍人和孤兒參加了活動,他們的合唱受到了上麵的表揚,所以,有政府人員過來慰問。
陳哲向政府工作人員打聽道:“對於這些傷殘的軍人和孤兒,政府除了目前的這些慰問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補助?”
工作人員麵帶微笑地回答道:“嗯,傷兵每個月會有一定的補助,但金額並不是很多。如果這些傷兵願意回到原籍的話,他們可以獲得更高一些的補助。至於這些孤兒,我們通常會把他們送到孤兒院去。”
陳哲聽完後,心裡暗自思忖著,覺得這樣的安排似乎並不是很理想。
他琢磨著,與其把這些人送到孤兒院或者讓傷兵們回到原籍領取微薄的補助,還不如自己家裡把他們養起來。
於是,陳哲真誠地向政府工作人員道謝,並進一步詢問道:“謝謝您的介紹。我在想,能不能給這些人弄一塊地呢?這樣他們就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維持生計了。”
政府工作人員露出為難的神色,解釋說:“這個恐怕有點困難,我們之前沒有這樣的先例。而且,按照規定,我們更傾向於讓傷員們返回原籍,這樣也便於管理和照顧。”
政府工作人員離開後,陳哲和趙月玲走到一旁,他們看著孩子們在不遠處歡快地玩耍著。
這些孩子們天真無邪,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讓人不禁心生憐愛。
陳哲轉頭看向趙月玲,緩緩說道:“月玲,我知道你心裡想和我一起回徐州。但是,你看看這些傷殘軍人和孩子們,如果我們就這樣走了,他們可怎麼辦呢?他們需要有人照顧,需要有人給他們找條出路。”
趙月玲默默地點了點頭,表示理解陳哲的顧慮。
陳哲繼續說道:“你和雨婷在我不在時,不僅要照顧好這些人,還要想辦法維持他們的生計。我們的錢總有花完的一天,如果沒有經濟來源,這些人就會失去生活的依靠。所以,你必須要學會做生意,用我們買下的那台火柴生產機器,為他們創造一個能掙錢的行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月玲再次點頭,堅定地說:“我家本來就是做生意的,我會努力學習,做好生意,照顧好這些人。”
陳哲微笑著鼓勵道:“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而且,這些人當中並不是所有人都完全不能動彈,有些人還是可以幫忙的。你可以找些媒婆,幫那些合適的人成個家。雖然他們可能缺個胳膊少條腿,但這並不影響他們乾活。不過,目前最重要的任務還是先把產業建立起來,賺到錢,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大家的生活問題。”
和趙月玲交代完後,陳哲讓餘排長清點外出人員,經過清點,外出人員陸陸續續的都回來了,那三個去國府教育部的老師也已經回來了。
他讓餘排長把三人叫過來問問他們去教育部有什麼說法。
餘排長把他們叫過來時,他們臉上都洋溢著興奮的笑容,顯然帶回了一個重要的好消息。
其中一位老師迫不及待地說道:“陳旅長,我們找到了國民政府教育部的人,並向他們詳細說明了我們的情況。經過一番溝通,上麵決定讓我們與其他學校合並複課。而且,複旦大學有意留在四川複校,我們將前往與之彙合。”
陳哲聽後,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他立刻表示支持:“這是個好主意!我完全支持你們去和複旦大學彙合。這樣一來,你們不僅能夠繼續學業,還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
接著,陳哲轉向眾師生,慷慨地說:“我這裡可以提供給你們2000大洋和一些糧食,希望這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至於步槍,由於你們在後方用不上,我就先收回來了。”
老師和學生們對陳哲的慷慨解囊表示感激,紛紛點頭稱謝。
他們承諾,一旦有時間,一定會去看望那些留在後方的孩子們和傷員們。
最後,陳哲對趙月玲說:“你再多呆一會兒吧,和同學老師們多聊聊天,以後保持聯係。你沒有學完的學業,等學校複課後可以繼續學習,到時候可以把畢業證拿到手。”
喜歡烽火淞滬請大家收藏:()烽火淞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