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太陽還未升起,天邊泛起一抹魚肚白。
陳哲早早地起床,洗漱完畢,吃過早飯後,便迅速集合了他的部隊。
士兵們吃過早飯後,軍官集合了隊伍,士兵們整齊地排列在信陽城外的空地上,他們精神抖擻,等待著陳哲的命令。
陳哲站在隊伍前,目光掃過每一個士兵,然後高聲喊道:“兄弟們,今天我們的任務是挖戰壕、修工事!並搞一場演習,大家一定要全力以赴!”
士兵們齊聲應道:“是!”
隨著陳哲的一聲令下,士兵們迅速行動起來。
他們拿起鐵鍬、鏟子等工具,開始在城外挖掘戰壕。
一時間,塵土飛揚,人聲鼎沸,整個場麵熱火朝天。
與此同時,陳哲還安排了一部分士兵負責修築工事。
他們用沙袋、木材等材料搭建起簡易的防禦工事,為即將到來的戰鬥做好充分準備。
經過2個小時的努力,戰壕和工事逐漸成型。
就在這時,政府官員、警察以及地方部隊的軍官們也陸續抵達了現場。
陳哲見到他們後,熱情地迎上前去,並向他們介紹了餘排長、秦明和獨立團的李二狗。
然後,他帶著這些人參觀了剛剛挖掘好的戰壕和修築好的工事。
在參觀過程中,陳哲詳細地講解了戰壕和工事的作用以及它們的設計思路。
政府官員們對這些工作表示讚賞,認為陳哲的部隊非常專業且高效。
最後,陳哲還現場演示了如何製作汽油燃燒瓶。
他拿起一個空瓶子,倒入汽油和一些白糖,然後用布條將瓶口封住,用力搖晃幾下。
接著,他點燃布條,將汽油燃燒瓶扔向遠處,瞬間瓶子炸裂,形成了一個熊熊燃燒的火球並且燃燒麵積大時間長。
政府官員們對這個簡單而有效的武器感到驚訝,紛紛表示這將對防禦敵人起到很大的作用。
等這些都做好後,陳哲請他們到城牆上觀摩防禦戰和33製進攻隊形,以及連排作戰。
城牆上,眾人看得目不轉睛。
防禦戰中,戰士們配合默契,利用戰壕和工事巧妙地抵禦著“敵人”的進攻,汽油燃燒瓶發揮出了巨大的威力。
而33製進攻隊形更是讓大家眼前一亮,士兵們呈三角隊形交替掩護前進,靈活又高效。
連排作戰時,各排之間的協同配合天衣無縫,仿佛是一個緊密的整體。
參觀結束後,眾人圍坐在會議室裡。政府官員率先發言:“陳旅長,你們這戰術和裝備改進都太有成效了,要是咱們的部隊都能這樣訓練和作戰,何愁打不敗小鬼子!”
警察和地方部隊軍官也紛紛點頭稱是,表示要學習借鑒。
陳哲謙虛地說:“大家過獎了,這都是戰士們日夜苦練的結果。咱們團結起來,一定能把侵略者趕出中國。”
隨後,眾人開始熱烈討論什麼時候開始整訓,氣氛十分熱烈,大家都對未來的抗戰充滿了信心。
政府官員提出要將警察也納入訓練範圍,陳哲毫不猶豫地回應道:“隻要能提供足夠的糧食,訓練多少人都不成問題。”
接著,他進一步建議在各個村莊組織護村隊和遊擊隊,並提議由269旅特務連開設遊擊學習班,協助訓練這些隊伍。
不僅如此,陳哲還表示需要政府幫忙尋找一些鐵匠和石匠,因為269旅計劃在此地利用石頭和鐵料製造土地雷。
然而,當政府部門和地方部隊軍官聽到要自行製造地雷時,他們對其殺傷力表示懷疑。
麵對眾人的質疑,陳哲並未多做解釋,而是直接讓他們查看了269旅剛剛製作完成的土地雷。
這兩款土地雷是陳哲連夜趕製而成的,其中僅在火藥中摻入了少量白糖。
政府人員和地方部隊軍官們仔細端詳著這些做工略顯粗糙的土地雷,臉上露出不以為然的神情,紛紛搖頭表示不看好。
對於這些人的反應,陳哲並未在意,他深知這些土地雷的真正威力,隻是暫時沒有機會展示罷了。
他命令警衛排將地雷布置在距離此地100米開外的地方,並在兩顆地雷的周圍放置了數十個稻草人。
這些稻草人被擺放得錯落有致,仿佛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
而埋設地雷的位置,其實是一個官員隨意挑選的。
這個官員怕獨立團作弊,所以才會選擇在這裡埋下地雷。
當警衛排的士兵們小心翼翼地拉響地雷時,隻聽得兩聲驚天動地的巨響,震耳欲聾。
瞬間,硝煙彌漫,整個區域都被煙霧所籠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