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兒莊大戰終於落下帷幕,硝煙散去,戰場上的慘烈景象讓人不忍直視。
陳哲作為一名參戰高級軍官,在第五戰區參加了數次重要的軍事會議。
在這些會議中,他不僅詳細彙報了戰鬥經過和戰果,還與其他部隊的主官們進行了深入交流。
除了領取到一些急需的物資彈藥和應得的獎賞外,陳哲還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與其他部隊展開了一係列交易。
他的主要目標是用手頭的物資換取騾車,以及用一些武器來交換其他部隊淘汰下來的步槍。
在台兒莊激烈的戰鬥中,許多部隊都繳獲了日軍的槍支,再加上死去官兵的槍支被收攏起來,那些被淘汰的老舊步槍數量相當可觀。
陳哲深知這些老套筒和其他部隊淘汰的雜牌步槍雖然比不上新式武器,但對於他來說,仍然具有一定的價值。
而且,以10個大洋的價格收購這些步槍,對於那些急於處理這些“廢品”的部隊來說,無疑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果然,交易進行得異常順利,陳哲很快就湊齊了一批老套筒和淘汰步槍,這讓他感到非常滿意。
此外,他還成功換到了一些騾車,這些騾車將極大地提升部隊的機動性和運輸能力。
不僅如此,由於陳哲的部隊中有技術嫻熟的維修隊伍,其他部隊繳獲的受損車輛也被送來維修。
這不僅為陳哲的部隊提供了額外的收入來源,也讓那些幫忙的工人能夠掙到一些外快,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徐州火車站的修理車間裡,工人們正埋頭苦乾,他們的周圍擺放著各種工具和零部件。
經過數日的努力,他們終於完成了一項艱巨的任務——成功修複了7輛日軍89式坦克、兩輛94式輕型坦克、3輛日軍大阪92式裝甲車以及3門日軍火炮94式山炮。
這些維修好的裝備被坦克營和炮營接收。
其中一輛89式無法維修炮塔的89式坦克經曆了一次特殊的改造。
陳哲讓維修人員將它的炮塔拆除,並在上麵焊接了一門炮架受損的日軍94式山炮。
為了這門山炮在戰鬥時發揮作用,他還讓維修人員特意加了一麵切割改裝的護盾。
由於這門山炮原本已經散架受損,無法正常使用,但安裝在坦克上卻恰到好處。
不過,由於焊接的緣故,這門山炮不能像其他坦克炮那樣旋轉角度,隻能調整上下和左右不大的角度,因此這輛坦克變成了一輛獨特的坦克突擊車。
除了那些已經修複完好的裝備之外,現場還遺留著一些被拆卸下來的鋼鐵和炮塔。這些剩餘的材料並沒有被棄之不顧,而是被有條不紊地裝上了火車,準備運往信陽。
這些鋼材運到信陽火車站後,會有大彆山裡的馬車隊接收,繼續被運往大彆山深處。
在大彆山中,特務連早已建立起了一個地雷作坊和鐵匠鋪。
這裡是專門用於生產土地雷和維修武器的地方,而那些從信陽運來的鋼材,將會成為重要原材料。
與此同時,與鋼材一同被運往信陽的,還有大量的淘汰步槍。
這些槍支雖然不是新的,但它們依然具有一定的價值。
其中一部分步槍將會被用來與信陽的官員進行交易,換取茶葉等生活物資;而另一部分則會被運往大彆山,用於組建遊擊隊,為抗擊日寇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