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戰區的撤退命令尚未正式下達之前,陳哲經過深思熟慮,認為火車已經成功運送了大量的物資,而1團也已經與日軍進行了多次激烈的交戰。
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堅守鐵路橋已經失去了其原有的戰略意義。
如果1團再不及時撤離,恐怕將會被日軍徹底殲滅。
於是,陳哲果斷地下達了命令:1團立刻放棄現有的陣地,不要再堅守鐵路橋,部隊直接進行突圍,迅速前往大彆山地區。
1團接到命令後,毫不猶豫地執行了陳哲的指示,迅速組織部隊展開突圍行動。
他們以最快的速度離開了鐵路橋,向著大彆山的方向疾馳而去。
然而,就在1團剛剛撤離不久,日軍如餓狼一般迅速占領了鐵路橋,並毫不猶豫地將其炸毀。
這座曾經承載著重要戰略意義的鐵路橋,瞬間化為一片廢墟。
1團成功撤離後,陳哲緊接著做出了另一項重要決策。
他命令高炮連與炮營進行合並,組成新的炮營。
原來的高炮連則被改編為炮4連,一同參與後續的行動。
為了確保炮營能夠順利撤離,陳哲特意為他們調配了5輛卡車,加上他們原有的7輛卡車,炮營總共擁有了12輛卡車。
此外,還有20輛馬車作為輔助運輸工具。
最後,陳哲將炮營、野戰醫院以及其他相關單位安排與2團、3團由李副旅長帶著一同進行突圍,而王偉帶著4團則負責殿後掩護,確保整個隊伍的安全。
陳哲深知徐州火車站的重要性,那裡不僅有大量的物資,還有許多受傷的士兵沒有離開。
於是,他果斷地派出了坦克營和警衛排前往火車站,以確保秩序的穩定和人員的安全。
在坦克營和警衛排到達徐州火車站時,這裡已經隻剩下一列裝載傷員的火車,徐州機務段的鐵路員工和車輛早已撤離。
徐州機務段的鐵路員工們在抗戰期間展現出了強烈的愛國情懷。
他們不甘心成為亡國奴,毅然決然地駕駛著機車,沿著津浦和隴海兩條鐵路線向南撤退。
在漫長的南撤途中,這些機車不僅承擔了運輸軍事物資的重任,還負責遣送難民。
儘管麵臨著日軍不斷南侵的威脅,鐵路員工們毫不退縮,他們先後轉戰粵漢、湘桂兩路,繼續為抗日戰爭的勝利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這期間,他們經曆了武漢陷落以及長沙、衡陽等一係列重大戰役。
然而,廣大員工始終堅守崗位,儘忠職守,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展現出了鐵路工作者特彆能戰鬥的革命精神。
經過長達8年的艱苦抗戰,最終有186名津浦鐵路員工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尊嚴,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18日之後,當陳哲派兵接管火車站,這裡有一些士兵正要燒毀物資,陳哲讓他們停止燒毀物資,並將他們驅離火車站。
火車站裡還停靠著一列裝滿了3000名無法行走的重傷員的軍列,這些傷員急需得到妥善的安置。
前幾天,南去的津浦線鐵路橋已被炸毀,西行隴海線上的黃口火車站也被日軍占領,火車早就開不出去了。
看到這3000名傷兵陳哲頭疼不已,他本來是過來搶運些物資的,他隻帶了50輛騾車和7輛卡車,根本裝不走這麼多傷員。
陳哲讓部隊把這些傷員先弄下火車車廂,並用電台聯係撤退的部隊,讓擔任掩護還沒離開徐州的4團快速返回徐州火車站,其他部隊快速通過宿州,再晚一天宿州將被日軍占領。
他讓5輛汽車裝運了一些值錢的物資,騾車都空著,等下用來裝傷員。
陳哲麵色凝重地看著眼前的這些傷員,他知道自己的話對於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麼,但他彆無選擇。
“放下武器,你們就是待宰的羔羊,日軍不會放過你們的。”陳哲的聲音低沉而嚴肅,“現在你們可能走不了了,各部隊都在撤退,我們需要留下一些人來阻擊日軍,為大部隊爭取時間。”
他的目光掃過每一個傷員,有些人雙腿都被炸斷了,無法行走;有些人身上纏著厚厚的繃帶,鮮血還在不斷滲出。
陳哲心中一陣酸楚,但他還是硬起心腸繼續說道:“我隻能帶走一部分人,其他人我也無能為力。不過,我會給你們留下一些武器和彈藥,希望你們能利用這些,阻擊一下日軍。”
傷兵們聽後,沉默了片刻。他們的眼神中雖然流露出絕望,但更多的是一種堅定。
突然,一位斷了左臂的老兵站了出來,他的聲音雖然有些沙啞,但卻充滿了力量:“長官,我們都是軍人,死也要死得有價值!這阻擊的任務我們接了!”
他的話如同導火索一般,瞬間點燃了其他傷兵的鬥誌。
他們紛紛響應,呼聲震天:“我們願意留下!”“我們要和日軍拚到底!”
陳哲被這些傷兵的勇氣和決心所感動,他連忙說道:“不用留下太多人,我已經調回一個團來接應。另外,坦克上和裝甲車裡還能裝下一些人,用擔架也能抬走一部分。你們好多弟兄的擔架都在,應該可以帶走一些重傷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負責掩護部隊撤退的第60軍軍長盧漢,正帶領著一小隊士兵在徐州城裡進行巡查。
突然,一陣嘈雜的聲音從火車站方向傳來,這引起了他的警覺。
盧漢眉頭微皺,心中湧起一股不安。
他決定親自前往火車站查看情況,於是帶領著身邊的士兵快步朝火車站走去。
當他們趕到火車站時,眼前的景象讓盧漢大吃一驚。
隻見一群士兵正忙碌地搬運著各種物資,火車站內一片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