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第五戰區長官部也向陳哲發出了指令,命令他帶領269旅一同撤退。
然而,陳哲卻給第五戰區長官部回電,表示他們的退路已經被敵人切斷,無法按照命令撤退。
他請求允許269旅留下,在當地開展遊擊戰爭,與敵人周旋。
第五戰區收到陳哲的回電後,嚴令269旅必須撤退,並告知陳哲戰區除了留下第21集團軍廖磊部在大彆山區繼續進行遊擊作戰外,其他部隊全部撤出信陽一線。
同時,他們還告知陳哲,廖磊部已經在向269旅的方向移動,預計很快就能到達。
在廖磊部趕到之前,269旅必須儘快向孝感轉移,以確保安全。
陳哲一直心心念念著能夠留在大彆山地區打遊擊並建立起自己的根據地。
不僅如此,他還有一個更為大膽的想法,在這片山裡修建一條800米的跑道,以供戰鬥機起降。
然而,來自軍政部和第五戰區的電報卻如同一盆冰冷刺骨的水,無情地澆滅了他內心的衝動與熱情。
儘管如此,陳哲並不是一個輕易屈服於命令的人。
在離開之前,他決心要給日本人一個狠狠的教訓。
於是,他果斷下令讓張鐵1團帶領坦克營出擊,對信陽城進行猛烈的炮擊,並故意引誘日軍追擊。
與此同時,四團和炮營則早已埋伏在進山路口之外,等待著日軍追擊部隊的到來。
不僅如此,陳哲還巧妙地安排了其他部隊的行動。
他派遣陳海帶領3團和6團佯攻麻城,以此吸引日軍的注意力;而李大彪帶領2團和5團則悄悄地在紅安設下了一個伏擊圈,準備給追擊的日軍來個出其不意的打擊。
在發動這場大規模行動之前,陳哲特意召集了36支遊擊隊以及洪守慈所率領的那個營。
麵對這些來自山區的遊擊隊們,他誠懇地說道:“軍令如山,不可違抗。如今上峰命令我部269旅撤出大彆山,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你們都是土生土長的山裡人,家就在這裡。我並不強求你們與我們一同撤離,我會留下一些彈藥和藥品給你們,希望這些能夠對你們有所幫助。”
接著他又說道:“你們遊擊隊完全可以和洪守慈部以及我即將到來的第21集團軍廖磊部緊密合作,共同打擊那些可惡的日本侵略者。而這山裡的駐地和作坊呢,就留給接手這裡的國軍廖磊部吧。”
“畢竟,你們對土地雷和火藥的製作都非常熟悉,平日裡也沒少幫忙,你們回去自己就能製作,也用不了多少地方。所以,那些就留給國軍了。”
“還有,不管你們之後跟隨哪支部隊,都一定要記住,保存自己才是最為關鍵的。隻有先保住自己,才能更有效地去消滅敵人啊!”
“不過呢,在這之前,我還需要你們在羅山縣給日軍製造一些麻煩,儘可能地去騷擾他們,讓他們摸不清狀況。同時呢,也要想辦法迷惑日軍,讓他們以為這裡有大部隊存在。這樣堅持兩天之後,你們就可以安全撤回山裡了。”
最後,陳哲還特意叮囑道:“我部種下的糧食和養殖的那些沒有長成的雞鴨兔子,都留給你們。當然,你們也要適當地給廖磊部提供一些糧食支援。除此之外,就沒什麼其他特彆的要求了。”
遊擊隊長們和洪守慈都對陳哲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激,並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領取了充足的彈藥和威力巨大的土地雷後,他們士氣高昂,在洪守慈部的引領下,如同一群餓狼般,氣勢洶洶地朝著羅山縣的方向撲去。
一路上,他們充分發揮了遊擊戰術的精髓,對日軍展開襲擾戰。
他們破壞道路,讓日軍的運輸線陷入癱瘓;炸毀橋梁,斷絕了日軍的退路;甚至還在半夜時分,用迫擊炮對日軍的軍營進行突然炮擊,讓日軍在睡夢中被驚醒,陷入一片混亂。
269旅其他各部隊領命後,迅速展開行動。
1團與坦克營猶如猛虎下山,以雷霆萬鈞之勢直逼信陽城。
一時間,槍炮聲響徹雲霄,火光衝天,打得日軍措手不及。
日軍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暈頭轉向,惱羞成怒之下,立刻派出大量兵力進行追擊。
然而,當他們追到進山口外時,卻遭遇了4團和炮營的突然襲擊。
炮彈如雨點般從天而降,在日軍的陣地上炸開了花,日軍頓時陣腳大亂,損失慘重。
與此同時,3團和6團巧妙地偽裝著自己的行動,佯裝攻打麻城。
這一計策可謂是高明至極,他們故意暴露自己的行蹤,向麻城的日軍挑釁。
日軍果然中計,被這挑釁激怒的日軍,如同一群餓狼,迫不及待地出城追擊。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自己正一步步走進一個精心布置的陷阱。
當追擊的日軍進入布置在山林裡伏擊圈時,2團和5團迅速出擊。
刹那間,槍炮聲、喊殺聲響徹山穀,震耳欲聾。
日軍完全陷入了絕境,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措手不及,死傷無數。
陳哲站在指揮所裡,緊張地注視著地圖。
當他收到各部隊傳來的捷報時,心中稍感寬慰。
在留下足夠的彈藥和藥品給遊擊隊後,陳哲果斷地帶領269旅旅部機關趁著夜色的掩護,悄然向隨州縣方向轉移。
而那些留下的遊擊隊和洪守慈部,則在大彆山深處繼續與日軍展開艱苦卓絕的戰鬥。
他們如同堅韌的野草,無論日軍如何圍剿,都始終頑強地在山裡領著日軍轉圈圈,讓日軍始終無法安寧。
時間來到10月27日,留在269旅旅部駐地的特務連終於和廖磊部的一個先頭營聯係上,並完成了交接。
完成交接後,特務連發電報通知陳哲,陳哲毫不猶豫地用電報下達命令,命令各團迅速撤出所在的交戰區域。
在安葬好犧牲的戰友後,各團帶上繳獲的槍支彈藥,如同一股洪流,在往安陸縣方向的大路集結。
能夠帶走的陳哲都帶走了,而那些無法帶走的,則讓秦明將那些全部移交給了廖磊部。
這些移交的物品包括一些糧食和400顆土地雷、5萬發複裝步槍彈、碉堡、戰壕、防空洞、軍營以及山洞等重要的基礎設施。
這些設施和物資對於廖磊部來說,無疑是如獲至寶。
有了它們,廖磊部在大彆山地區就能夠迅速地紮根立足。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那36支遊擊隊也一同被移交過來,總人數達到了2000多人,並且他們都配備了相應的槍支。
這樣一來,廖磊部不僅擁有了堅實的防禦工事,還有了一支規模可觀的武裝力量。
更為難得的是,這些遊擊隊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戰鬥能力,無需再進行額外的訓練,而且他們的裝備也無需另行配發,完全可以直接投入到戰鬥中去,與廖磊部緊密配合,協同作戰。
喜歡烽火淞滬請大家收藏:()烽火淞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