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哲在組織原261旅的軍官和收攏的中央教導團軍官共同重新編寫教材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他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
他與這些軍官們深入探討,結合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了全麵修訂和完善,確保其內容既符合現代戰爭的需求,又能滿足軍隊訓練的實際要求。
與此同時,陳哲還特彆抽調了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士官,對他們進行了嚴格的隊列動作統一訓練。
他親自示範每個動作的要領,並耐心指導士官們反複練習,以達到整齊劃一、標準規範的效果。
在完成這些重要事務之後,陳哲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繼續投入到學習飛行的訓練中。
經過幾天不完整的飛行學習和實踐,他逐漸掌握了一點點的飛行技巧。
10天的時間一晃而過,空軍負責人安排的飛行到達了機場,在把要員送到後,陳哲帶著他的副官、兩名警衛員以及他的四位妻子一同登上了這架飛往重慶的飛機,一起運上飛機的還有5個箱子。
在出發前,他按照規定向軍政部進行了報備,確保行程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天黑前,這架軍用飛機終於降落在重慶珊瑚壩機場。
陳哲等人所乘坐的是空軍的德國ju52型運輸機,這種飛機在當時屬於較為先進的機型,具備較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儘管陳哲對中國現有的飛機數量並不清楚,但他深知能夠有機會乘坐飛機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了。
畢竟在那個時代,航空運輸還相對不發達,飛機資源也十分有限。
大姨借來了1輛轎車和1輛卡車,這3輛汽車早已在機場等待多時。
當陳哲他們走出飛機時,那3輛汽車便緩緩駛來。
陳哲一眼就看到了從第一輛轎車上走下來的趙月玲,他心中一陣激動,快步上前,緊緊地擁抱了她。
趙月玲的臉上洋溢著欣喜的笑容,兩人的擁抱充滿了久彆重逢的喜悅。
與此同時,王慧安和其他3個女人也來到一邊,她們與趙月玲等人略微打了個招呼,便紛紛上了汽車。
這趟漫長而顛簸的飛行,讓她們都感到有些不適,此刻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休息一下。
待眾人都上了車後,那5個一同帶來的箱子被裝上了卡車。
陳水生和陳洪則負責押運這些行李,確保它們安全抵達大姨的彆墅。
車隊啟動,一路駛向大姨的彆墅。
車窗外,重慶的街道在陳哲的眼前緩緩掠過。
這座城市曾遭受過日軍的重點轟炸,街道兩旁隨處可見戰爭留下的痕跡——殘垣斷壁、廢墟瓦礫。
百姓們行色匆匆,似乎都在忙碌著自己的生活,無暇顧及周圍的破敗景象。
陳哲凝視著窗外,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這座城市經曆了太多的苦難,但人們依然堅強地生活著。
他不禁為這座城市的堅韌和人民的勇氣所感動。
沒過多久,車隊便抵達了大姨的彆墅。
大姨早已聽到汽車聲出來迎接陳哲,她臉上洋溢著親切的笑容,讓人感到格外溫暖。
“哲兒,可算把你們盼來了。”大姨拉著陳哲的手,眼中滿是關切。
安置好行李後,陳哲顧不上休息,便安排副官和兩個堂哥先去後院吃飯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