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悄然流逝,轉眼已至五月中旬,王偉所率領的3個團部隊剛剛經曆了隨棗會戰。
隨棗會戰異常激烈,戰況之慘烈超乎想象,王偉帶領的3個團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損失。
在會戰後,陳哲覺得部隊麵臨諸多困難,在得到了第五戰區的補給支持後。
於是,他大膽提出一個想法:將部隊分散出去打遊擊。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
首先,通過遊擊戰術,可以巧妙地避開與敵人的正麵交鋒,從而大大減少部隊的傷亡。
其次,在遊擊過程中,有機會繳獲敵人的裝備,這無疑會進一步增強部隊的實力。
不僅如此,繳獲的武器彈藥以及收集到的子彈殼會被運回了西安,為後續的戰鬥提供了重要的彈藥保障。
王偉帶領著3個團在隨縣和鐘祥地區展開了一係列活動。
他們除了打擊日寇外,還積極收集山貨,並充分利用山區的有利條件,種植土豆等農作物,以獲得更多的糧食。
第五戰區對於榮譽第3師的這3個團舉動並未加以乾涉。
相反,他們似乎對這支部隊的存在持一種寬容的態度。
隻要有戰鬥需要,第五戰區便會調動這支部隊參戰,而在平日裡,他們也默許榮譽第3師的部隊這3個團留在山裡,繼續從事各種生產活動。
李宗仁送到陳哲的裝甲兵培訓班的那20名學員順利畢業,這20人回到各自的部隊後都能熟練地駕駛各種車輛,甚至還能夠操作火炮,第五戰區的將官們都覺得這次培訓效果很好。
根據底下部隊的反饋,李宗仁又組織了100名官兵。
這100人將成為第五戰區的第二批學員被送到裝甲兵培訓班進行培訓。
為了讓陳哲幫忙訓練官兵,第五戰區司令部留下了榮譽第3師的3個團在隨縣和鐘祥縣一帶活動。
與此同時,在華山方向由李副師長領導的2個團也在華山方向成功占據了一片地盤,軍政部對陳哲的這一舉動采取了縱容的態度。
在華山山區駐紮的榮譽第3師的2個團並沒有太多的戰鬥任務。
他們的主要工作是種植糧食,而且種植的範圍相當廣泛。
為了確保這些糧食的安全,當地的村子都被榮譽第3師發放了槍支,村民們擁有了武器後,便自發地組織起來抗擊日軍,根本不需要任何人來領導。
此外,榮譽第3師的這2個團還花費大量資金收購山貨、糧食和木材,並向山裡的居民提供鐵鍋、農具、種子以及各種生活用品。
這樣一來,山裡的窮人不僅有了槍支和物資,還有了充足的糧食,生活逐漸得到改善。
陳哲對於外麵的事情並不關心,反正部隊都在外麵發展,他便有了更多的時間做其他的事。
自從繳獲了6輛坦克之後,他的生活便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除了學習飛行之外,他將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了修理車間裡,與維修人員一同研究如何修複那2輛受損嚴重的坦克。
這兩輛坦克的損壞情況各不相同。
其中一輛顯然是遭受了燃燒瓶的襲擊,而且從痕跡來看,至少被兩個以上的燃燒瓶擊中。
大火不僅燒黑了坦克的外殼,還對內部的設備造成了嚴重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