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遵在安排好人員後,一直密切關注著天氣狀況。
終於,天空逐漸放晴,陽光灑在波光粼粼的海麵上,這是一個適合出海的好天氣。
他果斷下令,讓海軍借助島上的漁船和快艇,在島民們的配合下開始對南沙群島的各個角落進行全麵考察。
與此同時,繪製海圖的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而在另一邊,王偉則肩負著與張小亮對接的重要任務。
他需要將艦隊帶來的補給物資卸下,並妥善安置從美國購買回來的油料以及儲水罐。
並在部分地方用鋼筋水泥修建炮台,並在這些永久工事上加裝3英寸艦炮和坦克炮塔。
林遵等海軍官兵在考察的過程中,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對島嶼的麵積、地理環境、植被分布等都做了詳細的記錄。
王偉將海軍的情況彙報給陳哲,陳哲回複讓他們測量,但是,要留下備份。
經過數日的努力,考察和海圖繪製工作基本完成。
林遵對這次的成果感到非常滿意,他帶領著艦隊,準備前往下一個目的地——永樂島。
當艦隊緩緩靠近永樂島時,遠遠地就看到陳哲站在碼頭,正微笑著向他們揮手致意。
陳哲顯然早已得知他們的到來,特意在此等候。
雙方見麵後,陳哲熱情地迎上前來,與林遵等人一一握手,並表示熱烈歡迎。
隨後,他引領著眾人登上永樂島,走進一間寬敞明亮的會議室。
在會議室裡,陳哲詳細地介紹了自己在南海的規劃和目前所掌握的情報。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這片海域的深入了解和對未來發展的信心,讓林遵等人對他的計劃充滿期待。
林遵也分享了艦隊此次考察的收獲。
兩人就加強南海防禦、資源開發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最終達成了一係列合作意向,決心共同守護祖國的南海疆土。
海軍的艦隊在完成任務後順利返航,陳哲隨即率領他招募而來的一眾知識分子踏上了對永樂島及周邊6個小島的考察之旅。
在考察過程中,陳哲充分聽取了這些知識分子的建議。
經過深思熟慮,他做出了一係列重要決策。
首先,為了增強永樂島的防禦能力,陳哲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在島上修築一些固定炮台。這些炮台將被戰略性地布置在島嶼的各個關鍵位置,形成一個嚴密的防禦網絡,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海上威脅。
此外,為了滿足未來的發展需求,陳哲還計劃修建一條長達1800米的飛機跑道。這條跑道的建設將采用填海的方式進行,其中一半的長度將通過填海工程來完成。預計整個工程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竣工。
為了確保跑道的順利建成,陳哲決定發動島上所有居民的力量,讓他們無償參與到跑道的建設中來。這樣不僅可以加快工程進度,還能讓居民們親身參與到永樂島的發展中來,增強他們的歸屬感和責任感。
與此同時,考慮到永樂島未來的發展,陳哲還製定了一係列基礎設施建設計劃。這些設施包括辦公樓、學校、醫院和工廠等,它們將被集中建設在港口附近,形成一個綜合性的區域。
這些設施的建設將為島上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促進經濟的繁榮。例如,學校的建設將為孩子們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培養出更多的人才;醫院的建設將保障居民的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工廠的建設則將為島上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推動經濟的發展。
經過重新規劃,永樂主島將被打造成永樂民主共和國的政治和商業中心。而原本居住在主島上的1萬多人將被分散到其他7個島嶼上,以實現更加合理的人口分布。這樣的調整不僅可以緩解主島的人口壓力,還能促進各個島嶼之間的均衡發展。
在軍事方麵,陸軍將保留1000人的規模,這是一個相對較小但足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安全威脅的數字。與此同時,為了維護島上的治安,將建立警察局,其中200人將被留下來擔任警察。這些警察將接受專業培訓,以確保他們能夠有效地執行任務,保護島上居民的安全和財產。
而其餘的軍人,在退役後將轉為海岸警衛隊。
他們將利用自己在軍事領域的專業技能,從事捕魚和海運等工作。
這樣的安排不僅充分利用了他們的專業能力,還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關於國家的政治體製,經過全體島上居民的投票,永樂民主共和國決定沿用民國時期的律法。
這一決定反映了島上居民對過去法律體係的認可和信任,同時也為國家的穩定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在這個新的政治體係中,陳哲將擔任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