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音和宋燕淮對視了一眼。
夫妻倆都十分詫異。
哪怕都是活了兩輩子的人了,但說實話,戲劇這方麵,還真是他們倆完全沒接觸和了解過的領域。
“裘團長,能否請您介紹一下,咱們這個京劇團的大致情況?抱歉,我們家沒人從事這方麵的工作,對這個行業完全不了解。”
宋燕淮站出來和這位裘團長溝通。
裘團長認真道:
“京劇團原來是公私合營性質,是由早前的四九城京劇一二三團合並之後進行統一管理的。
“但這兩年開始改製,走向全麵國營,由國家撥款,演員們拿固定工資。
“過去的京劇藝人,得四處跑碼頭唱戲,經常饑一頓飽一頓的,隻有劇目火了,整個劇團賺錢了,他們才能生存。
“但現在成為了體製內的文藝工作者,他們就不需要再考慮劇團的收入如何了,每個月有國家發放的穩定收入,可以專心去鑽研和創作他們的藝術作品。
“隻不過目前我們劇團正在麵臨一個比較尷尬的情況,就是青黃不接,後繼無人。
“原先的幾個台柱子,都因為患病相繼脫離舞台,後麵接班的人表現卻都不儘如人意,所以這一兩年,我們劇院受觀眾詬病已久。
“為了京劇的發展傳承,團裡急於招募並培養新一代的京劇演員班底,希望有這些年輕人的加入,能創作和排練出更多符合現在的觀眾審美,滿足老百姓們觀賞需求的作品。
“您家這孩子,不論嗓音還是長相還是身材比例,各方麵都挺不錯的,經過我們的專業指點和技能訓練,肯定能培養成為優秀的戲劇演員。”
圓音忍不住朝著楊雀兒看去。
這姑娘確實長得秀氣,嗓子也好,八歲的年紀再練功確實是稍微晚了點,但隻要勤學苦練,應該也還來得及。
沒準過個十幾二十年,這隻小家雀兒,搖身一變真能成為享譽國內外的戲劇圈金鳳凰。
雖然京劇的鼎盛期已經過去了,但這種藝術國粹,屬於國家扶持的重要文化傳承項目,永遠都不會過時。
學好了戲劇,將來就業的選擇麵也很廣,並不一定就非要局限在戲劇團裡麵,還能往教育圈影視圈等方麵發展。
尤其是影視圈,到七八十年代可能還不太明顯,但越往後就越是紅火,發展前景絕對不可小覷。
不過,這個也得看楊雀兒是個什麼想法,要是她不感興趣,那圓音絕對不會強求。
她忙蹲下身來,笑問道:
“雀兒,你想去當演員,在舞台上唱歌跳舞表演節目嗎?”
楊雀兒臉有些紅,低著頭捏著衣角,不太好意思開口。
“沒事兒,你有什麼想法儘管說,我跟你宋大哥,都尊重你的選擇。”
小姑娘飛快地朝她哥哥那邊看了一眼,這才小聲對圓音道:
“圓音姐姐,我之前答應過哥哥,要好好上學,將來也像你和宋大哥一樣,進單位當工程師做研究員。
“可是我喜歡唱歌,一唱歌我就覺得很快樂。”
圓音頓時就懂了,這姑娘是怕她哥會不同意。
圓音忍不住朝著楊雞毛那邊看去,果然看到那小子臉色臭臭的,很不高興的樣子。
圓音不由得笑了:
“沒事兒,隻要你喜歡,咱們做什麼都成。
“當工程師和研究員,是我跟你宋大哥的夢想,但不是你跟你哥的。
“你有自己的興趣和天賦,那就往你擅長和喜歡的行業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