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淮從劇團回來心裡就在琢磨數控機床的事兒,如今胡廠長來了,自然就要聊起這個話題,也談到了幾項目前國內技術不可達成的設想。
胡廠長一聽到他提及的那幾個東西,一開始還沒在意。
直到和宋燕淮細聊了一會兒,了解了那幾個東西的用途後,這位廠長瞬間眼神一凝,倏地一下坐直了身形,連這一桌好酒好菜都顧不上吃了:
“你剛剛說啥?那幾個玩意兒,你都能設計出完整圖紙?你確定?”
宋燕淮點了點頭,實話實說:
“光設計圖紙沒用,沒有聯動機床,零部件精度達不到要求的話,這玩意兒根本就造不出來!”
胡廠長快要被這小子給氣死了:
“你這死孩子,是不是榆木腦袋啊你!”
“甭管有沒有那技術,能不能造不造得出來,你先給我把圖紙畫出來再說!
“造不出來那是你該煩惱的事情嗎?又不是讓你進車間去手搓!
“工業部有那麼多領導呢,還有那麼多兄弟單位呢,你當人家都是吃乾飯的?
“真要是你畫的那玩意兒值得研發和生產,自然有人來想辦法!哪兒用得著你來操這閒心?!”
宋燕淮愣了一下,旋即就忍不住撓了撓頭,咧開嘴傻笑起來。
他被胡廠長這幾句話給罵醒了,好似揮開了重重迷霧,整個人忽然豁然開朗。
想想也對,他之前確實是犯傻了,老是擔心工業技術達不到要求,然後就擱那兒唉聲歎氣庸人自擾。
殊不知國家這麼大一個機器要運轉,靠的是眾人抱薪,而不是任何的個人英雄主義。
單靠他自己的力量肯定是杯水車薪,可他隻需要提供思路設想,就會有數以萬計的高精尖端人才來充當智囊團。
怎麼讓那些技術實現平穩落地,多的是人來苦惱傷神,也多的是人來籌謀劃策!
想明白了後,宋燕淮趕忙給胡廠長敬了一杯酒:
“您批評得對,得虧您提醒,不然我就鑽進這個牛角尖出不來了!
“圖紙我這段時間會儘快畫出來,到時候先交給您過目!”
胡新誠立馬高興地端起那酒杯就一飲而儘。
他如今對宋燕淮各方麵都相當滿意。
尤其是下午剛得知宋家很可能平反,連這唯一一個他之前擔心會引起麻煩的成分問題,都將不再是困擾。
這小子不僅在機械維修和設計方麵有極強的天賦和能力,還沒有那些優秀工程師們心高氣傲難伺候的臭毛病。
自打進了機械廠後,隔三差五的就要拿出個讓人眼前一亮的金點子,做出來的產品每一個都受到了市場的極大歡迎和認可。
這直接導致,工程設計部那些原先得過且過混日子的那幫老油條們,如今都跟打了雞血似的,一個個卯足了勁兒要設計更實用的新東西,生怕被這個新來的小子給比下去了。
這種鯰魚效應造成的良性競爭,絕對是胡新誠樂見其成的。
要不說還是得多招年輕人呢,年輕人頭腦靈活乾勁十足,帶來的旺盛生命力,可不是那些戳一下才肯動一下的老油條們能比的。
這讓胡新誠越發對自己當初把宋燕淮招攬進廠的決定感到得意和慶幸。
幸虧他當初有先見之明,趁著宋燕淮遇到困難之際“趁火打劫”,把這小子給哄騙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