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妮姐和狗娃都眼熱地想跟著。
央告了乾娘一番。乾娘想想孩子們這些年也不容易,叮囑再三終於同意他們三個人相跟著一起去了。
遠寶鎮上有兩家大點的飯莊子,一個是元寶鎮大飯莊,一個是元寶酒家。
江河帶兩個人去了元寶鎮大飯莊。
這些肉要是零賣會貴一點,可他們連秤都沒有,而且肉太多,這年頭缺肉吃的人多,但能吃得起肉的人家少,不如直接送到飯莊子,短平快。
肉夠新鮮,也夠肥,江河要價一斤五毛錢。
滿臉奸相的胖老板劉二貴瞅三個半大孩子的眼睛滴溜亂轉:“這肉是挺好,就是要價有點高。”
“市場上五毛五,我要五毛已經是便宜的了,隻是我們沒賣過肉,零賣太耽誤事,才找的老板你,你付現銀,可以按四毛八算。”江河說。
銀元相當於多少文的曆史依據因時期和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一般情況:在晚清和民國時期,銀元逐漸成為主要流通貨幣,而銅錢則逐漸退出流通。在此期間,1銀元通常相當於1000文左右的銅錢,但這一比例並非固定不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市場波動:由於銀元含銀量的差異、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以及政府貨幣政策的影響,銀元與銅錢的兌換比例經常發生波動。有時1銀元可以兌換到超過1000文的銅錢,有時則不足1000文。
?地區差異:不同地區之間的銀元與銅錢兌換比例也存在差異。這主要是由於各地經濟發展水平、貨幣流通狀況以及政府管理力度的不同所導致的。
?晚清時期:在晚清時期,80到90枚銅元就可以換一枚銀元。但隨著銅元的貶值,後來需要更多的銅元才能兌換一枚銀元。
?民國時期:到了民國時期,銀元與銅元的兌換比例進一步發生變化。例如,在1920年代,需要140枚左右的銅元才能兌換一枚銀元;而到了1930年代,這一比例已經上升到300枚甚至更多。
但還有一個說法:關於1931年豬肉的價格,不同地區、不同時間可能存在差異。但以廣州市為例,1931年瘦豬肉的價格為每斤0.9元銀元。
至於豬肉多少文錢一斤,則需要根據銀元與銅錢的換算關係來確定。通常情況下,1銀元大致相當於1000文左右該數據會隨時間、地區不同而有所變化),如此換算,那麼1931年廣州市的豬肉價格大約是每斤900文左右。
但請注意,這一換算並非絕對準確,因為銀元與銅錢的兌換比例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胖老板深吸一口氣:“呲……”
這個價格足夠誘人,但麵前是三個孩子,好哄,有便宜不沾王八蛋……
但江河直接打斷了他接下來的討價還價:“沒事劉老板,您不用為難,您這兒要是不想要,我再轉轉。”他一邊說一邊拿眼看對麵的元寶酒家。
這兩家飯店門對門,也是老死不相往來的競爭對手,隻是對麵的名氣和規模比這邊稍差一點。
對普通百姓來說吃肉是奢侈,但對飯莊子來說肉是稀缺食材,更何況還是野豬和狼肉,這可不是誰想吃就能吃的。
皮財主一家就沒有少光顧這裡,哪次來都離不了肉,這些東西更能讓他們稀罕一回、破費一把。
“四毛一斤?我全部收下,結現銀!”胖老板開口。
“四毛五!”江河也退了一步。
“好,成交!”胖老板得了大便宜,吆喝著夥計稱肉、賬房結賬。
豬肉一百六十五斤,狼肉四十五斤,算了94.5塊錢。
從元寶鎮大飯莊出來,江河帶來妮姐和狗娃滿街轉:白菜蘿卜大豆腐捎上些,脂粉店裡,紅頭繩、胭脂水粉、頭油都要上些,又選了一麵新嶄嶄的鏡子。
來妮嘴裡說著“花太多錢了……”,臉上卻是眼眉彎著說不出來的欣喜。
狗娃拉拉江河的衣角:“根哥,你聽,賣鞭炮的在那邊……”
一路擠過去,不但買了鞭炮,還帶了一大把“鑽天猴”。
可把狗娃高興壞了。
既然出來了,乾脆再開開葷,江河又帶著他們買了一屜大肉包子、幾個粘著芝麻的高爐燒餅。
吃飽喝足,接著采買:布匹店、糧油店又轉了老半天。
買的東西雖然多,卻沒有來時的肉重,狗娃被肉包子油了嘴,瞅著車上的鞭炮來了精神,非要扯根繩子幫著拉車。
來妮背著錢搭鏈,不時緊張地向身後看。
將近一百塊大洋,無數個他們這樣的家庭都湊不起來這麼多錢:能買二十畝好田地或置一處青磚到頂的房產。
久貧乍富,有一種做夢般的不自信和莫名的恐慌和害怕。
喜歡重生1931,我有一座軍事倉庫請大家收藏:()重生1931,我有一座軍事倉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