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生,請上眼!"祿德福臉上“炫”的意味很明顯。
在江河眼裡,這就是一座寶庫:
玉石、瓷器、字畫、紅木家俱、布滿鏽漬的青銅器……
其中一件方形器身的青銅器,四棱分明,線條硬朗而不失流暢,仿佛是一位身著鎧甲的勇士。其肩部四周飾有凸起的棱脊,既增強了器物的結構感,又賦予了它一種向上的動態美,身上饕餮紋飾複雜精細。
這件器物的腹部,饕餮紋以浮雕或線刻的形式展現,它們或張口怒目,或咆哮嘶吼,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周,這件是你們國家商朝時的東西!”祿德福殷勤介紹:“這個東西叫‘罍’,是盛酒器和禮器,據推測,這件青銅器可能是貴族在祭祀、宴飲等場合使用的重要器物。
它不僅具有極高的曆史價值,還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通過對它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個時代的曆史和文化,感受那個時代的輝煌與滄桑。
你站在這件器皿麵前時,有沒有聽到曆史的回聲,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輝煌與偉大?”
——哪裡是青銅器,分明是華夏文明啊!
江河差點上去給祿德福一巴掌,斥問他:我們的東西你是從那裡搞到的?
看到江河來到一個箱子前,祿德福又顯擺地從裡麵拿出一隻晶瑩剔透的小碗:“這個叫‘雲龍盞’,選用的是上乘和田玉雕刻而成,質地溫潤細膩,色澤均勻,蘊含著大自然的靈氣與韻味。
在匠人的巧手雕琢下,美玉被賦予了生命……”
又拿出一串串珠:“這是慈禧老佛爺賜給你們光緒大皇帝的翡翠朝珠,光緒大皇帝後來轉贈給了珍妃。
這些珠子都是用翡翠做的,顆顆圓潤飽滿,色澤翠綠濃鬱,工藝精湛,體現了皇家珠寶的極致奢華。”
江河越看越心驚:這個西方白皮豬真沒少從我們這裡搜羅好東西啊!
看江河如同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祿德福又打開一個小盒子,裡麵是一方玉石印章,這個江河認得:
這枚印章主體文字是“體元主人”,四個字的上邊和下邊分彆有一個圖案,上邊的圖案是乾卦,代表著天,下邊的圖案是坤卦,代表著地,文字右邊是龍,左邊是老虎。
這些圖案與文字相結合,不僅彰顯了皇家的威嚴與尊貴,也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內涵。
“體元主人”是清朝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的自號。其中,“體元”二字源於“體元居正”,意為以天地之元氣為本,常居正道而施以正教,這被視為皇帝應儘的職責。
不是江河懂這個東西,是因為後世的文學大家二月河在他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中多次提到這枚印章。
這是康熙皇帝晚年常用的隨身小璽!
祿德福又拿出一串珠子:“這是你們的雍正皇帝沒有登基時戴的朝珠!”
這可都是國寶啊!
怎麼到了這個洋鬼子手裡的?
“這些東西值多少錢?”江河問。
祿德福大笑:“可以買好多好多汽車……”
江河發窘:自己還是露怯了!
“這些,還有這些,都是陪葬品。”祿德福指著一些香爐、器皿造型各異的青銅鼎,隨意拿著一件,小心翼翼地撫著,像撫著一件曠世的奇珍,歎著氣說道:“你們軍隊那個姓孫的將軍盜了東陵,很多東西流落民間,這些都是我著意收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