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剛才還熱如沸水,隨著孟遠沉穩的聲音,漸漸冷卻。
一雙雙帶著詢問和期待的眼睛,齊刷刷投向了他。
孟遠清了清嗓子,臉上重新掛上那標誌性的笑容——幾分戲謔,又無比自信。
“樣品成功,天大的好事!”他先聲奪人,
“是咱們遠新,不,是國家在鋰電領域,裡程碑式的突破!”
“怎麼慶祝都不過分!你們每一個人,都是功臣!”
眾人臉上重泛激動紅光,疲憊中帶著自豪。
孟遠頓了頓,話鋒陡然一轉:“但是,同誌們,咱們也得看清楚。”
他指著實驗台上,珍貴的白色粉末:
“這玩意兒,想從巴掌大的實驗室,搬到工廠,變成能嘩嘩印鈔票、讓洋人眼紅跳腳的大寶貝,前麵要趟的雷,要啃的硬骨頭,可一點都不少啊!”
這話,像一盆溫度剛好的涼水,兜頭淋下。沒澆滅希望,卻驅散了眩暈。
蘇教授粗重地喘了幾口氣,看著孟遠,眼中閃過一絲了然,眉頭卻擰成了疙瘩。
“小孟,我懂你的意思。實驗室這點東西,說破天,也就是萬裡長征第一步。”
“從‘樣品’到‘產品’,再到能賣錢的‘商品’,這裡麵的門道和坎坷,比搞研發隻多不少!”
孟遠讚許點頭。
這就是他倚重蘇振華的原因:技術頂尖,更有清醒的全局觀。
“頭一個,”
孟遠伸出一指,重重點在空中,語氣沉穩,字字千鈞:“就是咱們的米缸——原料!”
他環視一周,看著眾人若有所思的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同誌們!”
“實驗室裡,蘇老帶著大家,經費掰成八瓣花,東拚西湊廢舊電池,拆了多少洋垃圾,才勉強支撐了研究。”
“可真要工業化,什麼概念?一天消耗的原料,可能就是天文數字!”
“上哪兒持續弄到這麼多的廢舊鋰電池?指望修家電的小鋪子?那簡直是杯水車薪!”
這話一出,錢敏他們幾個年輕人,笑容徹底淡了,紛紛蹙眉點頭。
是啊,原料從哪兒來?至少目前還沒有解決!
“再一個,”
孟遠又伸出第二指,眼神銳利:“技術放大!”
他頓了頓,給眾人消化時間。
“咱們現在,實驗室裡,用燒杯和試管,蘇老親自盯著,一點點摳出來的,這叫‘克級’。”
“可工廠裡是什麼?幾噸、幾十噸反應釜!”
“實驗室能成的工藝,直接搬到大生產線,十有八九抓瞎!”
“這裡麵的工藝優化、參數調整,哪樣不用從頭摸索?這又是一筆天文數字的時間和金錢!”
蘇教授深以為然,緩緩點頭,臉上皺紋更深了:
“沒錯,實驗室工藝到工業化,完全兩碼事,甚至比重新研究一個新配方還複雜。”
“最後,環保!”
孟遠輕歎一聲,揉了揉眉心:
“咱們搞化學工業,鋰電池生產那些玩意兒,處理不好,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汙染。”
“今後,環保要求隻會越來越嚴,這方麵投入,會越來越大。一旦出事,罰款、停產,甚至直接關門,都不是沒可能。”
一連串“攔路虎”擺上台麵,實驗室熱火朝天的氣氛,徹底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