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說得對!”孟遠猛地一拍桌子,聲音不大,但斬釘截鐵,“這錢,必須花!”
他掃視一圈眾人:
“不就是改進工藝嗎?有蘇老坐鎮,有咱們這幫能啃硬骨頭的兄弟,我就不信攻不下來!”
“不就是買設備嗎?隻要能讓產品硬氣起來,能在市場上橫著走,能把紅星回收那樣的對手壓下去,多貴,都得買!”
孟遠心裡門兒清,要讓再生銅、再生鋁的雜質和成分拿捏得死死的,沒兩把刷子可不行。
在蘇振華老爺子提過的那一堆“鎮宅之寶”裡,那台能精確分析金屬成分的光譜分析儀,無疑是眼下最迫切、最關鍵的一環!
“蘇老,這……這玩意兒,真有那麼神?”
生產主任,忍不住壓低了聲音,像怕驚擾了什麼。他的眼神裡,三分好奇,七分懷疑。
蘇振華扶了扶眼鏡,鏡片後的目光溫和卻堅定:
“打個比方。以前咱們驗銅,靠經驗,是‘望聞問切’,慢不說,準頭也看師傅心情。”
他頓了頓,拿起一塊銅錠,
“但這光譜儀,你把料往上一放,‘滋啦’一道電火花閃過,也就幾十秒的功夫!”
他伸出三根手指:
“銅裡有什麼,鋁裡有什麼,哪怕是百萬分之幾的雜質,都給你揪出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孫悟空的火眼金睛,隻快不慢,隻準不差!”
“嘶——!”
會議室裡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幾個年輕的技術員眼睛都亮了,像是看到了什麼新奇的玩具。
“沒錯!”孟遠接過了話頭,聲音斬釘截鐵,
“這玩意兒,能讓咱們一眼就看出原料的‘成色’,生產過程中成分有沒有跑偏,最後出廠的產品,是不是真金白銀!有了它,誰想在咱這兒蒙混過關,門兒都沒有!”
然而,這“火眼金睛”,可不是大白菜。
九十年代初,國內根本造不出這精細玩意兒,全得靠進口。
一台看得上眼的,少說也得幾十萬,要是德國、美國貨,上百萬人民幣都打不住!
這話一出,會議室裡剛剛升騰起的一點熱乎氣,瞬間被澆了個透心涼。
“孟總……”財務部經理,算盤珠子撥得賊精的女人,一聽預算,臉都白了,
“我知道質量要緊,可……可這一家夥砸下去幾十上百萬,咱賬上這點錢,嘩啦一下就沒了大半截啊!萬一……萬一哪個環節周轉不開,咱們可就得抓瞎了!”
她捏著那份設備報價單,手都有點抖,那心疼勁兒,活像自家錢袋子被人搶了。
幾個管生產的老夥計也忍不住了,嘀咕起來:
“孟總,咱以前不也用化學法子驗貨嗎?是慢點兒,可也能用啊!花恁多錢買個洋機器,有那必要?”
一個車間主任搓著手,小心翼翼地補充:
“是啊,孟總,咱現在的貨,客戶不也挺認的?賣得好好的,乾嘛非得折騰這個?”
他心裡嘀咕,這不瞎花錢嘛,安安穩穩賺錢不好嗎?
“必要?太有必要了!”孟遠噌地一下站起來,聲音陡然拔高。
“都給我聽好了!這筆錢,今天就是砸鍋賣鐵,也得花出去!而且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