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門“哢噠”一聲打開。
劉書記第一個小跑著下來,滿臉堆笑地拉開了後座車門。
一隻擦得鋥亮的皮鞋先探了出來,接著,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人彎腰下車。
他戴著一副細巧的金絲邊眼鏡,鏡片後的目光銳利而不失溫和,嘴角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場。
“周省長!”劉書記搶上一步,聲音洪亮,帶著恰到好處的恭敬。
孟遠深吸一口氣,壓下胸口砰砰的心跳,領著蘇教授快步迎了上去。
他伸出雙手,臉上是標準的八顆牙微笑,聲音沉穩有力:
“周省長您好!我是遠新公司的孟遠,太歡迎您來我們這兒指導工作了!”
周副省長伸出手,與孟遠的手有力地一握。
目光在孟遠年輕而堅毅的臉龐上停頓了幾秒,眼神裡閃過一絲審視,隨即化為讚許:
“孟遠同誌嘛,我在省裡就聽過你的名字,年輕有為,不簡單!你們遠新,搞得好啊!”
沒有多餘的客套,一行人直奔“心臟”——中心化驗室。
“謔!”當周副省長那雙透過金絲邊眼鏡的銳利目光,
在看到那台泛著金屬冷光的德國進口光譜分析儀,以及一排排閃著幽藍指示燈的精密檢測設備時,明顯亮了一下。
蘇教授此刻就像個驕傲的孩子展示自己心愛的玩具,他指著那些瓶瓶罐罐、精密儀器,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
“周省長,您看,這是我們的‘火眼金睛’,任何雜質都逃不過它的檢測。我們對原料和成品的把控,精確到百萬分之幾!”
周副省長一邊聽,一邊不時點頭,手指輕輕敲擊著實驗台麵:
“好!搞工業材料,質量就是生命線,就是企業的飯碗!你們舍得在這上麵下血本,說明你們看得遠!”
接著,是廢塑料再生車間。
一進車間,一股塑料特有的味道撲麵而來,但不刺鼻。
眼前,小山似的五顏六色的廢棄塑料瓶、塑料袋,正被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送上傳送帶。
經過分揀、清洗、高溫熔融,再通過一台巨大的機器“吐”出來,就變成了一顆顆米粒大小、顏色純淨的再生塑料粒子。
周副省長饒有興致地伸出手,抓起一把剛生產出來的塑料再生顆粒,
放在手心仔細撚了撚,顆粒圓潤,色澤純淨。
“這些料子,性能怎麼樣?銷路如何?”
孟遠接過話頭,聲音裡透著自信:
“周省長,您彆小看這些‘醜小鴨’,經過我們的特殊工藝,部分性能甚至比新料還好!”
“價格便宜,下遊那些塑料製品廠搶著要。光這一塊,每年能幫咱們市消化幾萬噸塑料垃圾!”
周副省長聽得眼睛發亮,忍不住又抓起一把顆粒,讚歎道:
“了不起,太了不起啦!你們這是點石成金,把沒人要的垃圾變成了‘香餑餑’!這不光是經濟賬,更是環保賬,民生賬啊!為我們省的環保事業,立了大功!”
一路看下來,濕法冶金車間裡,那些原本混雜的廢料經過化學反應,像變魔術一樣分離出亮晶晶的鎳塊、鈷粉;
廢舊電池處理線上,黑乎乎的二氧化錳變成了有用的工業原料......
周副省長看得極細,問的問題也越來越刁鑽,甚至有些直指核心技術壁壘。
孟遠額角微微滲出汗珠,但依舊對答如流,思路清晰。
蘇教授總能在最關鍵的時刻,用最精準的專業術語補上臨門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