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您說的都對。”孟遠微微一笑,
“在彆人看來,磷酸鐵鋰渾身都是毛病,簡直是‘扶不起的阿鬥’。但他們看不到,或者說不願意相信,這些毛病,未來都能被一一克服!”
他站起身,看著窗外嶄新的大廠房:
“納米化、碳包覆、離子摻雜、電解液優化、電池結構創新……蘇老,這些技術組合起來,足以讓磷酸鐵鋰脫胎換骨!”
“更重要的是,”孟遠加重了語氣,
“它的安全性、長循環壽命,以及鐵和磷那幾乎‘白菜價’的原料成本,意味著什麼?”
蘇振華目光一凝,似乎想到了什麼。
“意味著廣闊的儲能市場!意味著城市公交、物流車這些對成本和安全要求極高,但對能量密度容忍度相對較大的商用領域!”
“甚至,未來要求極致安全的乘用新能源汽車!”
孟遠的聲音不高,卻擲地有聲,“這些,都將是數以萬億計的藍海!”
“鈷酸鋰,是我們現在吃飯的家夥,必須做精做強,用它去攻城略地,積累彈藥。”
“但要想彎道超車,引領未來,就必須提前布局下一代核心技術!磷酸鐵鋰,就是我選定的‘火種’!”
蘇教授深吸一口氣,他被孟遠描繪的藍圖震撼了。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技術選擇,而是賭上了公司未來的戰略布局。
“這很難。”蘇教授眉頭微皺,一臉嚴肅的看著孟遠:
“幾乎是無人區,缺乏經驗,缺乏成熟工藝,連高純度原料都難找。而且,短期內看不到回報,內部外部的質疑聲,不會小。”
“我親自負責!”孟遠一錘定音,
“研發經費不設上限,設備優先采購,人才全球招募!我隻要結果!”
一股豪情在蘇教授心中激蕩。他一生鑽研材料,何嘗不想挑戰這樣的技術高峰?
“好小子!”蘇振華眼中精光一閃,
“既然你敢賭,我這把老骨頭就陪你瘋狂一把!這個‘火種’,我來點!”
不久後,在遠新公司新能源材料研究小組內部,一個獨立高度保密的“磷酸鐵鋰基礎研究課題組”正式成立。
蘇振華教授親自掛帥,擔任組長和首席科學家。
孟遠直接從公司研發經費中,劃撥了一筆在當時堪稱“天文數字”的啟動資金。
高純度磷酸二氫鋰、硫酸亞鐵、草酸亞鐵……
這些國內難尋的原料,要麼高價從國外進口,要麼組織力量自行合成。
一場針對未來新能源“王者材料”的秘密攻堅戰,在遠新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悄然打響。
然而,正如蘇振華預料的那樣,這條全新的賽道,從一開始就布滿了荊棘。
國外的早期文獻少得可憐,大多停留在理論推測。
高溫固相法、溶膠凝膠法、水熱法……課題組幾乎是在黑暗中摸索。
“蘇老,又失敗了!合成出來的東西亂七八糟,根本不是磷酸鐵鋰!”
“顆粒形貌一塌糊塗,團聚太嚴重了!”
“比容量還是上不去,導電性差的問題怎麼都解決不了……”
實驗室內的氣氛日益壓抑。
年輕的研究員們,從最初的興奮,漸漸變得焦躁和迷茫。
“孟總的眼光……這次會不會真的錯了?”
私下裡,這樣的議論開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