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斯沉默了,孟遠的坦誠和野心,讓他動容。
他沉思片刻,似乎下了一個決心:
“孟先生,作為對您和貴公司展現出的專業精神的回報,我想給您一個非官方的提醒。”
“請講。”
“眾特集團的董事會,正在討論一項長遠戰略。為了保證供應鏈穩定,並應對未來歐盟可能出台的‘碳足跡’法案,集團的趨勢是,供應鏈全麵本地化。”
克勞斯看著孟遠,一字一句道:
“也就是說,未來,在歐洲銷售的汽車,其核心部件,必須在歐洲生產。”
孟遠的心頭,猛地一震。
克勞斯的話,像一顆種子,在孟遠心中迅速生根發芽,並催生出一個更加大膽的計劃。
送走克勞斯一行人後,孟遠在辦公室站了很久。
會議室裡,煙霧繚繞。
遠新集團最高級彆的戰略會議,在這裡召開。
“在德國建廠?孟總,我沒聽錯吧?”
開口的是生產副總王建國,他重重地把保溫杯磕在桌上,杯裡的枸杞都震了三震。
“那是什麼地方?人工成本是咱們的五倍,工會能把天給你捅破,環保法規嚴到你喘不過氣!咱們這點成本優勢,過去不就是給人家送菜嗎?”
王建國的話,像一塊石頭砸進死水裡,立刻激起一片漣漪。
“是啊孟總,太冒險了!”
“咱們在國內擴產都來不及,現金流本來就緊張……”
“歐洲人排外,咱們水土不服怎麼辦?”
一時間,附和聲四起。
這些跟著遠新從一個小作坊拚殺出來的老將們,眼神裡充滿了不解和憂慮。
在他們看來,孟遠這個決定,近乎瘋狂。
孟遠沒有說話。
他靜靜地坐在主位上,看著一張世界地圖,目光深邃,仿佛在俯瞰一片無人得見的戰場。
直到會議室的嘈雜聲漸漸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他才緩緩抬起眼皮。
“王總,你覺得,咱們遠新現在能橫掃歐洲市場,靠的是什麼?”
王建國一愣,隨即昂首道:“當然是成本!是咱們的技術領先,帶來的巨大成本優勢!”
“說得好。”
孟遠點了點頭,
“但這個優勢,還能保持多久?”
他站起身,走到地圖前,手指從中國,一路劃過漫長的海洋,重重地落在了歐洲大陸的中心——德國。
“海運費在漲,每一個集裝箱都在吞噬咱們的利潤。”
“更關鍵的是,”
他轉過身,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你們有沒有聽說過一個詞,叫‘碳關稅’?”
會議室裡,一片茫然。
“碳關稅?”王建國皺起了眉,這個詞,他隻在報紙的角落裡見過,虛無縹緲。
孟遠笑了。
這幫沙場老將,能算出每一分錢的成本,能管好每一個車間的工人,但他們的視野,終究還停留在這片土地上。
“很快,不出五年,”孟遠的聲音帶著一絲預言,
“歐洲人就會揮舞起‘環保’的大棒,給所有非本地生產的高能耗產品,課以重稅。到時候,咱們的電池運過去,成本優勢將蕩然無存!”
“他們這是……這是貿易保護!”有人忍不住低聲罵道。
“對,就是貿易保護。”孟遠冷冷地說,“但它披著一件你無法反駁的外衣。”
“咱們不能把自己的脖子,送到人家的鍘刀下麵,等著他哪天心情不好,就落下來。”
整個會議室,鴉雀無聲。
之前還群情激奮的高管們,此刻額頭上已經滲出了冷汗。
“那怎麼辦?難道要眼睜睜看著被他們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