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遠沒有回頭,依舊看著那台原型機,足足沉默了半分鐘。
然後,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轉向所有人,聲音不大,卻異常清晰:
“剛才過來的路上,我在想一個問題。”
“咱們是不是從一開始,就想錯了?”
眾人一愣。
孟遠看著他們,目光平靜而銳利。
“咱們一直想著怎麼給電池包做防水,給它穿上一層又一層的雨衣。”
他頓了頓,一字一句地說道:
“但那隻是表麵功夫,咱們真正要做的,是為它造一副堅不可摧的肋骨。”
“肋骨?”
結構工程師王海峰,下意識地重複了一遍,眼裡滿是困惑。
孟遠走到一塊白板前,拿起筆,沒有畫複雜的結構圖,隻畫了一個心臟,和包裹著它的肋骨骨架。
“雨衣,是皮膚,再強韌,也隻是一層防禦。一個浪頭拍過來,巨大的水壓會直接作用在心臟本身。”
他點了點圖上的心臟。
“但肋骨不同,它是一個獨立的承力結構。外部的壓力衝擊,首先由這副骨架來承受和分散,骨架內部,才是咱們要保護的心臟。我的思路,要從‘被動密封’,轉變為‘主動承壓’。”
一番話,醍醐灌頂!
張博士的眼睛瞬間亮了,他衝到白板前,激動地補充道:
“孟總的意思是,我們不再追求一個完美無缺的‘防水外殼’,而是設計一個高強度的內部框架結構!把密封難題,從脆弱的大麵積外殼,轉移到堅固可控的框架上!”
“對!”孟遠讚許地點頭,
“把壓力隔絕在核心之外,讓骨骼去戰鬥,而不是讓內臟去硬抗。”
錢老一直沉默地聽著,不時地點頭。
這個年輕人,不懂技術細節,卻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戰略方向。
“這……這是全新的設計理念……”
王海峰喃喃自語,眼中重新燃起了火焰,“這需要推翻我們所有的結構設計,重新開始!”
“那就推翻!”孟遠的聲音斬釘截鐵,
“我再給你們一個月。錢,我不管你們要多少,人,我不管你們要去哪裡挖。一個月後,我要看到一副真正的‘肋骨’!”
又是一個月後。
當那台閃爍著金屬冷光的全新原型機——代號“肋骨1號”——靜靜地矗立在實驗室中央時,所有人都感到一種脫胎換骨般的新生。
它的外形更加粗獷硬朗,充滿了工業的力量感。
一道道宛如生物骨骼般的加強筋,構成了它獨一無二的外部特征。
內部測試一路綠燈。
但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阿爾貝托的合同中明確規定,產品必須通過挪威船級社的原則性認可,這塊敲門磚,比他們想象中要硬得多。
今天,就是大考之日。
項目負責人張博士,此刻正站在挪威船級社派來的高級審查員麵前。
“安德森先生,請看,這就是‘海洋之心’的核心動力單元。所有數據都完美符合我們提交給挪威船級社的標準。”
他身邊,站著一個高大的北歐人,拉斯·安德森。
拉斯眼神挑剔,像在審視一件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的粗劣仿製品,聽完隻是不置可否地聳了聳肩。
“張博士,數據是數據,事實是事實。在挪威船級社的字典裡,隻有親眼所見。”
張博士臉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但還是馬上點頭:
“是,是,您說的是。那我們……現在開始最後的加壓密封測試?”
“開始吧。”
拉斯看了一眼腕上的百達翡麗,語氣裡透著一絲不耐煩。
實驗室裡死一般寂靜,所有中國工程師都屏住了呼吸。
這一次,他們帶著上一次失敗的傷疤,帶著對“肋骨”理論的全部信念。
成敗,在此一舉。
“加壓開始!”
操作台前,年輕的工程師小李按下按鈕,他的手心全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