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廠區已經拿下,那些海洋上的舊神們,也該感受到真正的寒意了。”
消息傳出,全球震動。
華爾街日報的頭版標題是——巨龍吞下了德意誌的工業心臟!》
幾乎在同一時間,一封信函被送到孟遠下榻的套房。
信封是頂級的,邊緣燙著一圈優雅的金色紋路,火漆印上是一個船錨與權杖交叉的徽章。
來自“世界航運理事會”。
助理拆開信封,臉色微微一變:“孟總,是邀請函。”
地點:日內瓦。
議題:全球航運新秩序與未來。
孟遠看著邀請函,嘴角的笑意愈發濃厚。
邀請?
不,這是傳喚。
是那些舊世界的巨頭們,在自己脖子感受到了涼意後,聯合起來發出的最後通牒。
他們想在自己的主場,用自己製定的規則,來“審判”孟遠這個闖入者。
“準備去日內瓦。”
孟遠將邀請函隨手遞給助理。
“他們想談秩序?那我就去告訴他們,什麼是新世界的秩序。”
日內瓦,世界航運峰會。
會場裡的空氣,比恒溫空調吹出的冷風還要冷上幾分。
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無地瞟向主位那個年輕得有些過分的東方男人——孟遠。
“孟先生,遠新集團的成就令人欽佩。”
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來自馬賽基航運的榮譽董事,蒙夫·約翰森。他慢條斯理地擦著眼鏡,微微抬起了頭。
“但恕我直言,商業應該遵循幾百年來的規則,而不是被某一家企業所‘主宰’。”
話音一落,新加坡港運集團的代表立刻附和:
“沒錯,約翰森先生說得對。航運是世界的動脈,不能成為某個人的帝國!”
火藥味,在小小的空間內彌漫開來。
坐在孟遠身邊的助理,手心已經微微出汗。
孟遠卻仿佛沒聽出話裡的機鋒,他端起麵前的清茶,輕輕吹了口氣,熱氣模糊了他臉上的表情。
主宰、帝國……這幫老家夥,帽子扣得真熟練。可惜,時代變了,光會扣帽子可沒用。
他放下茶杯,抬眼看向約翰森:
“約翰森先生,您誤會了。遠行從不主宰什麼,我們隻提供一種選擇。”
“一種……被88的新船訂單所選擇的方案。”
這個數字,像一記無聲的耳光,抽在每一個舊時代巨頭的臉上。
他們知道遠新勢頭很猛,但從孟遠嘴裡親口說出的“88”,依然帶來了窒息般的壓迫感。
約翰森的臉色沉了下去:
“用補貼和低價換來的市場份額,並不能稱之為健康!”
“價格?”
孟遠像是聽到了什麼有趣的笑話,他靠回椅背,雙手十指交叉放在桌上。
“不,我們靠的是這個。”
他按下一個按鈕,身後巨大的屏幕瞬間亮起。
那不是複雜的商業報告,而是一張動態的全球地圖。
無數藍色光點組成的航線,避開了傳統的馬六甲、蘇伊士,形成了一條全新的、橫貫亞歐大陸的“藍色大動脈”。
更致命的是,在這條新航線的中心節點,是一個全新的港口——巴基斯坦,瓜達爾港。
孟遠的聲音再次響起,平靜而清晰。
“忘了向各位介紹。下個月起,遠新將聯合中亞電網,在瓜達爾港啟動‘移動能源港’計劃。”
“所有選擇我們‘綠色航線’的客戶,將享受到比傳統燃油成本低50的中途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