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心灰意冷之時,一個沙啞的聲音打破了死寂。
說話的是錢裕,項目組的副總工程師,一位從國家航空發動機核心所請來的老專家。
他摘下老花鏡,用鏡布慢慢擦著,眼神卻沒看任何人。
“孟總,我不是不相信固態電池。但航空安全,人命關天,容不得半點冒進。我們試了三個月,加隔板、改算法,能想的辦法都想了,結果呢?”
他頓了頓,抬眼看向一直沉默的孟遠,語氣裡帶著一絲毫不掩飾的疲憊和質疑。
“現實就是,以目前地球上的材料學水平,想讓這麼高能量密度的東西‘絕對安全’,根本就是天方夜譚。我建議,項目暫停,及時止損。”
這話一出,會議室的溫度仿佛又降了幾度。
“及時止損”四個字,讓每個人心頭發顫。
這意味著,他們過去一年的心血,連同遠新集團“創世紀”項目組投入的幾十億資金,都將付諸東流。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識地聚焦在了孟遠身上。
這個年僅二十多歲的項目總負責人,此刻正麵臨著一場無聲的“逼宮”。
孟遠臉上沒什麼表情,隻是輕輕用指節叩了叩桌麵,發出篤、篤的輕響。
老錢這是頂不住壓力,想跳船了。
不過,他說得也沒錯,技術上確實是死胡同。但他不知道,我腦子裡裝的不是這個時代的技術。
“錢工,”孟遠終於開口,聲音很平靜,
“您是咱們國家第一批參與航天返回艙項目的老前輩,我一直很敬佩。”
眾人一愣,不明白他為什麼突然提這個。
錢裕也皺了皺眉:“提這個乾什麼?”
“我就是好奇,”孟遠微微一笑,像個虛心求教的學生,
“當年返回艙穿越大氣層,表麵溫度幾千度,比我們這電池內部失控的溫度高多了。那時候,咱們是怎麼解決隔熱問題的?總不能也給返回艙貼隔板吧?”
這個問題問得輕飄飄的,卻像一根針,精準地刺中了錢裕最驕傲的那根神經。
他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板,帶著一絲老專家的自豪:
“那當然不能比!我們用的是當時最頂尖的隔熱材料,一種二氧化矽……氣凝膠!那東西99都是空氣,是世界上最輕的固體,隔熱性能超神!巴掌大一塊,能擋住火焰噴槍!”
說完,他才意識到自己好像被帶跑題了,不悅地補充道:
“不過,那是航天領域的東西,跟我們民用電池有什麼關係呢?成本和工藝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
孟遠沒有接他的話,而是轉向了首席科學家張博士,臉上依然掛著那副人畜無害的笑容。
“老張,聽到了嗎?”
張博士一直在旁邊聽著,仿佛被一道閃電劈中!
他猛地抬起頭,渾濁的眼裡頓時有了亮光,嘴唇都在哆嗦。
“氣凝膠……對啊……氣凝膠!我怎麼就沒想到!我們一直在想怎麼堵,怎麼隔,但我們的隔板本身導熱性就不行!而氣凝膠,它幾乎不導熱!”
他激動地站起來,一把抓住錢裕的手臂:“老錢!你剛說它99是空氣,那它的重量……”
錢裕被他晃得一愣,下意識答道:“重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話音未落,整個會議室瞬間炸了鍋!
“不是吧?超強隔熱還超輕!這不就是為我們量身定做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