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首飛失敗,讓設計院的熱情減少了大半。
但看到孟遠設計的,“翼身融合”設計圖之後,眾人重新找回了自信。
李衛國和他那支團隊,圍繞著這副新設計圖,進行著初步的論證和解析。
越是深入,他們越是心驚。
這不僅僅是一張概念圖,其內部蘊含的結構力學、氣動布局、材料應用……幾乎每一個細節都自成體係,且邏輯嚴密。
這天深夜,總設計師周昆敲開了李衛國辦公室的門,他臉色凝重,手裡拿著一份剛出爐的初步氣動分析報告。
“老李,問題比我們想的要嚴重。”
周昆將報告放在桌上,聲音帶著一絲疲憊,
“這個設計……它在氣動上是天生不穩定的。沒有了傳統的垂尾和水平尾翼,它就像一頭脫韁的野馬。”
“想讓它飛起來,不難。但想讓它聽話,太難了。”
李衛國點燃一根煙,深深吸了一口,煙霧繚繞中,他的眉頭緊鎖:
“飛控?”
“對,飛控。”
周昆點了點頭,指著報告上的一行數據,
“我們需要一套前所未有的飛行控製係統,它的響應速度、計算能力,都要比現有最先進的飛控係統高出一個量級。現有的軟件工程,恐怕還做不到。”
辦公室陷入了沉默。
良久,李衛國掐滅了煙頭,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
“我們不能閉門造車。下個月,在瑞士日內瓦,有個‘國際未來航空技術’論壇。”
“我們把這個構想帶過去,一是展示我們的決心,另一方麵,看能不能在飛控係統上,尋求國際合作。”
這是老一代航空人最習慣的思路——自己在某些不擅長的領域,可以與世界頂級的供應商合作。
這個決定很快通過加密通訊,告知了遠在總部的孟遠。
電話裡,孟遠聽完李衛國的計劃後,沉默了片刻。
“老李,我隻問你一句,你覺得,一群狼會真心實意地幫助另一頭狼,長出更鋒利的牙齒嗎?”
李衛國一怔:“孟總師,你的意思是……”
“你帶去的不是合作方案,是靶子。你以為會迎來掌聲和尊重?不,你隻會看到虛偽的禮貌,和殘忍的圍獵。”
孟遠的聲音平靜而冰冷,
“他們會把你捧得很高,然後讓你摔得最慘。因為新設計,已經讓他們感到了恐懼。”
孟遠的警告言猶在耳,但李衛國心中仍存一絲僥幸。
他覺得孟遠過於悲觀了,技術交流,總能碰撞出一些火花。
最終,他還是帶著c999項目的顛覆性構想,登上了前往日內瓦的飛機。
他以為自己能去尋求合作與靈感,但他等來的,正如孟遠所預言,是一場毫不掩飾的……公開處刑。
提問環節,聚光燈下,一個銀發男人站了起來。
他是美國動音公司的首席設計師,航空界真正的“教父”級人物。
他沒有走向話筒,隻是站在原地,聲音便透過領夾的麥克風傳遍了整個會場,帶著一絲慵懶的傲慢。
“李先生,非常……勇敢的構想。”
他先是禮節性地笑了笑,隨即話鋒一轉,毫不留情,
“但我沒聽錯吧?神夏航空,要去挑戰飛翼布局?據我所知,貴國的電傳飛控技術,才剛剛起步。”
會場響起一陣壓抑的低笑。
李衛國眉頭一皺,握著講稿的手指,攥得緊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