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朝廷不是不想學。
而是根本學不了。
為什麼?
因為沒人。
太平道到現在為止,隻是剛剛成立一年不到的時間而已。
真正算上發展的時間,不會超過10個月。
但就是這十個月的時間裡,愣是讓太平道治下1500萬人的人口中,文盲率僅僅隻有80!
也就是,已經完成了將近300萬人的掃盲!
這還是期間各種戰鬥、工作忙碌的情況下。
真正意義上的從無到有誕生的奇跡!
300萬人的識字人員意味著什麼?
哪怕巔峰時期的大漢朝廷,也沒有如此多的識字之人!
學習知識,學習文字。
成了太平道治下如今最為津津樂道的事情。
文道大興!
在太平道之內,想要好工作?
需要識字。
想要參軍?
需要識字。
想要賺大錢?
還是需要識字!
再加上方默讓太平道分散開,形成學習小組。
這些學習小組又宛若星星之火一樣,迅速擴散。
常用漢字隻有3500字左右。
一天學會一個,一個字就是一文錢!
學會3500個漢字,那就是3500文錢!
學會就給!
彆說識字這東西本來就是最大的獎勵。
更何況識字還能賺錢!
一文錢那也是錢啊!
在太平道治下的百姓每天最高興的,就是學會幾個文字,然後去村子裡的學堂去換錢。
看著放在手心裡的太平錢,那嘴角笑得都能咧到能看到後槽牙。
識字,還能賺錢。
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瘋狂的學習念頭,就這樣悄無聲息的傳遍了太平道的治下。
秦漢時期的女子,本來就沒有明清時期那麼憋屈。
當然,這個時期的女子也很少有識字的。
除去那些世家大族的女兒之外,普通人家的女兒是不能識字的。
主要是交不起束修。
就算如今太平道治下已經免除了束修,但也需要繳納一筆學雜錢。
而很顯然。
大部分人家都有三四個孩子。
大部分的兒子都輪不到去學習,哪裡輪得到女孩子去學習?所以這一次的識字得錢的活動,倒是讓許多女孩子終於可以學習了。
哪怕她們賺到得錢都被父母搶走了。
但她們識字了。
能夠識字,就意味著她們也有了反抗的底子。
至於能不能徹底反抗起這個時代的普遍認知,那就要靠她們自己了。
當然,在太平道境內的所有法律,也是偏向於中立的。
不會因為男女而偏袒。這也是方默製定法律的初心。
法律這東西,說白了就是規則。
而規則最怕的就是分配不均。
不過目前的確沒有婦女保護法。
為什麼?自然是因為任何法律的誕生,都需要流血。
如果女性連這點魄力都沒有,那麼女性也不配擁有足以保護她們的法律。
革命自吾始。
這是方默一直強調的一點。
如果一個團體,就連最基本的犧牲都沒有,那憑什麼要求彆人放棄自己的利益去幫你?思想的種子已經種下。
能不能生根發芽,那就要看種子自己的了。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權益不是喊兩句口號,說兩句大話就能得到的。
在華夏,這種人叫做“鯀”。
也就是大禹之父。
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
是堵不如疏。
而鯀就是那個堵。
也就是城郭的發明人。
因為他的治水方法,導致九年治水無果。
後來還是大禹利用堵不如疏的方法,才讓洪水消退。
同理。
想要保證女性權利,是需要女性先輩們做出足夠的犧牲才能做到的。
沒有足夠的犧牲,沒有足夠的利益,誰會願意平白無故的分出利益給女性呢?女性自己都不想著爭取,反而各種蝦頭操作。這能爭取來利益才叫見鬼。
當然,你非要說有人因此賺得盆滿缽滿那當方默沒說。
畢竟這年頭從來都不缺少那種蠅營狗苟之人。
女權、環保、動保……
都是生意。
所謂的口號,隻是生意的噱頭而已。
前人砍樹,後人中暑。
自古如此。
=
太平道對東漢朝廷的碾壓,可不僅僅隻是文化傳輸上的。
軍隊的硬實力上,黃巾軍也在逐漸變強。
有信念的軍隊,本來作戰意誌就要遠在任何冷兵器時代的軍隊之上。
恐怕也隻有大唐時期的軍隊以及南宋時期的嶽飛背嵬軍、大明時期的戚家軍等極少數軍隊能夠比擬了。
而且大概率也比不過。
畢竟他們之中最強的也就是大唐時期的軍隊,也僅僅隻是堅持到80的陣亡率而崩潰。
黃巾軍的戰損陣亡率到底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