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縣的百姓還好,因為跟淮縣離得近,流民聽說淮縣接收流民修城牆,每天提供兩頓飯,還有兩個銅板,都湧到薊縣了。
冷景瀾他們一路往北走,出了薊縣後麵馬不停蹄,走了五天,終於到了揚州的江都縣,這裡是揚州府所在地,冷景瀾想看看,離州府最近的地方,饑荒情況會不會好一些。
進了江都,大家都是神情嚴肅,這裡的流民雖然不是很多,不過城牆邊還是蹲了很多人,都是想要進城的,不過縣城的大門已經關了,不允許任何人進城。
冷景瀾他們也被擋在了城外。
圍在城門口的一對母子最引人注目。
母親跪在路邊,身前四個大字最為惹眼:
“賣身養兒!”
每一個從他們身邊走過的人,母親都對他們磕頭:“求求大人,買了我吧。”
額頭都磕出血了,不過還是在堅持,雖然知道這年頭,大家自己都顧不到自己,可為了給自己的孩子謀條生路,她還是機械的磕頭。
宋英如看著地上的女人,是她那個年紀,眼睛瞬間就紅了:“哎,可憐人啊。”
冷景瀾看他娘想要下馬車又克製著自己的衝動,知道她是不想給自己惹麻煩,對念瑤點了點頭。
念瑤小聲在宋英如耳邊說了幾句,宋英如瞬間瞪眼看著冷景瀾:
“小二,這樣做恐怕會給你惹麻煩。”
冷景瀾道:“娘,放心吧,兒子既然讓你救人,那就是想好了解決辦法。”
宋英如聽完,趕緊下馬車。
手裡拿著大大的包裹,裡麵是她跟春娟娘蒸的包子,放在空間裡,所以還是很新鮮。
宋英如來到女人麵前,從包裹裡拿出一個包子,遞到女人麵前。
女人麻木的眼神看到包子的瞬間,頓時亮了,一下搶了過來,立馬塞到兒子嘴邊,等兒子咬了一口,她似乎才回過神,趕緊對著宋英如叩拜:
“謝謝、謝謝、謝謝恩人。”
宋英如雖然刻意板著臉,不過她終究是老實的莊稼人,被人叩拜,她立馬就去拉人家。
其他人都盯著這邊,知道她是從馬車上下來的,包裹裡還有包子,大家都圍上來,求她給口吃的。
宋英如本來隻想給賣身的母子一口吃的,這下被這麼多人圍住,本能讓她打開了包裹,很快一兜大包子都散完了。
後麵還有人伸手。
而且那些沒有拿到包子的都是一些年紀大的,或者是小孩子,沒有擠進來。
宋英如看得直歎氣。
既然冷景瀾說他有辦法,宋英如也不管了,直接問一個大爺:“大爺,您這鍋能借我使使嗎?”
大爺一愣,看著鍋,喃喃道:“我就剩這口鍋了。”也沒有說借不借,隻是呆愣愣的看著,眼神空洞。
宋英如說道:“大爺,我借你的鍋,是想給大家夥熬點粥,你看行嗎?”
她的話瞬間引起了騷亂:“大嬸,我這有鍋,用我的熬!”
“我這也有鍋!”
大家都拿出自己帶的鍋,都想給宋英如,連州府衙門都關閉城門不讓進的時候,眼前的嬸子居然要拿出自己的糧食給大家熬粥。
大家不信,但抱著萬一是真的想法,都願意提供鍋。
宋英如沒有接其他人遞來的鍋,還是等著眼前的大爺。
大爺這會眼睛也恢複了些神采,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問道:“大妹子,熬的粥能不能先給狗娃一碗?他也快餓死了。”
眼睛看向一邊,宋玉如順著他的視線看去,那裡果然躺著一個瘦弱的小男孩,大概六七歲的樣子,那是大爺路上認識的,跟他一路來的,小孩的奶奶已經餓死了,孫子也快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