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狗正疑惑時,聽到前麵方照野咳嗽一聲。
回頭時,見其放下書本,用州來話道:
“方才老夫以中洲雅言誦讀了一遍。你們不忙先記,往後自有符籙對照,也可隨時請教。
接下來你們聽我講解……”
兩人回過神來,認真點頭。
方照野一指書本,道:“且看這四句:‘太初渾沌,炁化鴻蒙。清升為昊,濁降成穹。’
此四言者,乃道門宇宙生成論之根蒂,亦是修士逆天改命之道基也。
昔《淮南子》有雲:&34;太始生虛廓,虛廓生宇宙,宇宙生氣。&34;此&34;炁&34;自非尋常之氣,乃先天一炁,其氣有形亦無形,如雞子未分。”
言罷,右手食指劃過案上書籍,指尖帶出了一道玄青色的光芒,在其身前緩緩凝聚、放大,逐漸變成一個雞蛋大的透明光球。
“此乃混元一氣。”
而後右手一拂,光球飛至三人中間懸空轉動。
李大狗與朱權不明覺厲,一時分不清這個光球,到底出自方照野的術法,還是那本書的奇異。
就聽他繼續講解:
“《道經》所言&3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34;,此&34;一&34;便是鴻蒙炁體,《黃庭外景經》亦載:&34;腦神精根字泥丸,發神蒼華字太元&34;,
泥丸者,肉身也,太元者,元神也,肉身有五臟,元神有五誌,天地亦有五氣,豈非人之呼應天地者也?”
李大狗與朱權神態茫然,就見方照野兩手抬起,向中間懸浮的光球,各自注入了一道赤色與藍色的微光。
隨著兩道微光進入,玄青色的光球忽了一下,變得靈動起來。
先是赤藍兩道光芒無序亂撞,經過幾次碰撞後,又各自占據了光球半邊,逐漸成陰陽兩極狀。
接著,玄青色的光球,逐漸被其染色,本就靈動旋轉的狀態,變得更加劇烈。
突得一瞬,外麵的光球與裡麵的赤藍兩氣一起坍縮,變成了一團指頭大小的如墨黑氣。
黑氣翻滾湧動,隻存一息,忽得顏色變淡,由黑轉青,由青轉赤,由赤轉黃,由黃轉白。
直至白色的光芒,刺目發亮,忽得再次膨脹,分化成玄青色的光球,與陰陽輪轉的赤藍光芒。
兩色光芒,陰陽旋轉,玄青色的光球再次被染,平衡又一次打破,光球與赤藍二氣,繼續坍縮成黑色氣團。
黑色氣團翻湧之間,再次轉變成青色,接著由青轉赤,由赤轉黃,由黃轉白。
白到發亮之時,再次膨脹,循環往複,好似‘碘鐘反應’般沒有止境。
如此循環數次,李大狗與朱權若有所思,方照野左袖拂過,光球頓時消散,而後一指桌案書籍道:
“此書本是尋常法器,經我陽山八百年四千弟子誦讀,數十位長老用此教化,遂孕育出混元一氣。
我抽一縷為胎,以五氣輪轉之法,注入水火二氣,故此,能演化五行相生之相也。
奈何,我之境界不足,非五氣朝元者,不過徒有其形罷,不足以衍生五氣。”
儘管他講的仔細,但兩人並沒有修煉基礎,所以隻能默默記下自己理解的內容
‘天地演化,與修士練氣息息相關。’
見兩人似有所得,方照野無需看書,自顧反問道:
“書言:‘清升為昊,濁降成穹’,此句何解?
《易經·係辭》有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昔,廣成子傳黃帝《陰符經》,首句便言:‘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儘矣’。修士脫凡洗身,正是效法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沉為地之言爾。
引氣入體存清昊之氣,滌蕩汙濁去陳穢之惡,如此,方乎與天地同也。”
“何為‘兩儀肇判,四象循蹤’?
《易經》有雲: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此非《道經》一生二者也?
故此,兩儀者,實陰陽也。
何為陰陽?心腎、神炁、性命、日月、天地、乾坤,皆為此屬。
何為修行,不過調陰陽、和內外爾。
至於四象者,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也。
青龍處肝,肝主疏泄,乃氣機生發之所也。白虎處肺,肺主搬運,乃靈氣吞服之所也。朱雀處心,心主神明,乃關乎元神之所也。玄武處腎,腎主藏精,乃元氣修補之所也。
如是,四象均衡,明玄洞徹,無有內外。
正如《雲笈七簽》所言‘存思三丹田,遍體生光明’。”
“‘雲行雨施,雷震風從’,此八字,乃天地氣機運化之妙。《陰符經》雲:……”
方照野在上麵侃侃而談,李大狗隻覺得自己腦袋一陣發木。
此時此刻,他終於知道,為什麼隻需通讀《道源千書》和《道經》,便可以學習入門功法。
這哪是兩本經書?說是道藏七十二經的濃縮,也不為過了。
偏偏這些東西,和之後的修行有莫大關係,他隻能硬著頭皮,一字一句的將這些都記在心裡。
然而,一想到這些東西,隻是用州來文字作的論述,此後還得一一對照,記下全篇的古篆讀音,他就忍不住想要抓狂。
‘修仙咋這麼難呢?我在江湖上練武的時候,隻需要提刀砍人就行……簡單)粗暴且高效……’
‘奈何,練武不長命啊,遠不及修仙逍遙快活……’
吐槽與苦記之間,講解逐漸來到最後。
“何為‘太虛有相,萬化無窮’?
太虛者,炁之本體,有相者,炁之妙用,以一而三,三化萬物,萬物皆源一炁,一炁生乎虛無也……”
喜歡開局山寨小嘍囉請大家收藏:()開局山寨小嘍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