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就意味著訴諸暴力。
這在他們看來,無比熟悉。
不管是大航海時代,還是殖民時代,暴力美學被他們用得淋漓儘致。
而現如今,高喊著民主口號的西方,依舊是奉行利益至上的原則。
當他製定的規則不能滿足自身利益訴求,那就掀桌子。
陶傑的橫空出世,讓他們本以為可以慢慢經營變成了不得不靠翻臉來換取勝利。
上次大對決,由科爾牽頭,隻是他趕上了,就算沒有他,也會有人站出來和陶傑掰掰手腕。
可惜,他們輸了,差點輸掉了內褲。
本想靠拋售一些資產回回血,科爾帶回來陶傑要玩實業的消息。
既然他想作死,為什麼不成全他?
難道事業真那麼容易搞?
與其說受到了科爾的蠱惑把資產賤賣給陶傑,不如說他們將計就計,給陶傑下了一個圈套。
價值100,你花50買,占便宜了?
等你需要用錢的時候,我可以10塊再拿回來!
甚至順便還能接收你額外的20投資……
不得不說,這算盤打的,屬實精明。
可事情發展讓他們措手不及。
陶傑不僅僅上演一出蛇吞象,還瞞天過海,直接拉了華國的國企入局。
算起來,這貨相當於一分錢沒花,就手攥著這些礦產資源的50。
對付一個私人企業,他們可以用儘手段,大不了你回家告狀,可這種事,華國的國企也不是沒遇到過,更多時候,家長都忍氣吞聲,他一個老百姓能掀起多大風浪?
但這次有點不同,上萬億刀的投資,這可不是小數目。
真要是出了問題,有華國國企托底,他們想搞陶傑的打算,就要落空了啊。
不過,科爾的提議還是讓他們眼前一亮。
沒錯,如果“紳士”手段行不通,為什麼不能化身強盜?
這個角色,他們也不陌生啊。
更何況,在那片大陸,即便反殖民浪潮下他們退了回來,但也留下了不少後手。
不管是代理人,還是扶植的勢力,都在影響著那裡的政治生態,這都是新殖民主義的縮影。
也就是說,哪怕他們撤離了,同樣保持著影響力。
如果想搞鬼,讓主政勢力翻臉就是。
對於大洋彼岸的陰謀,陶傑沒有任何反應,他回到申都以後,整個人深入淺出,除了每天去健身以外,基本上就沒出門。
當然,這裡麵也不僅僅是他個人意願,還有著急要孩子的宋律。
她眼瞅著要30了,家裡雖然安撫了下來,不再提結婚的事,可對她有沒有孩子還是相當關注。
用陳楠的話說,不能當大齡產婦,這可是跟性命掛鉤的大事。
各種方法,宋律都試一遍,從一開始例行公事,到後來甚至有點樂在其中。
甚至她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種變化。
早上天剛亮,她就爬起來,去跟老陳學著做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