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寨匪徒崩潰逃散的喧囂,如同退潮般迅速消失在通往山林與村舍的各個方向。
村口空地上,隻留下令人窒息的死寂,以及濃烈得化不開的、如同鐵鏽混合著內臟腥甜的血腥味,沉甸甸地壓在每一個幸存者的心頭。
夕陽徹底沉入西山,最後一絲天光也被厚重的暮色吞噬。靠山屯陷入一片昏暗,唯有幾盞油燈從門窗縫隙中透出微弱昏黃的光,如同受驚野獸警惕的眼睛。
李天立於道觀門前的石階上,腳下是粘稠的血泊和狼藉的殘肢斷臂。青灰色的道袍下擺,已被暗紅的血液浸透,沉甸甸地貼在腿上。
他緩緩吐出一口帶著血腥味的濁氣,周身沸騰的暗金氣血逐漸平複,琉璃臟腑的嗡鳴也歸於沉寂。
然而,那雙映照著滿地狼藉的眼眸深處,卻有一簇冰冷的火焰,非但沒有熄滅,反而在死寂與血腥的澆灌下,越燃越熾!
他邁步走下石階,靴子踩在粘稠的血泥中,發出令人不適的“噗嘰”聲。他沒有去看張魁那具無頭的屍身,也沒有理會那頭嗚咽掙紮、最終被他一記化境《碎石掌》罡氣震碎心脈而斃命的鐵爪墨彪。他的腳步,徑直走向了靠山屯村口。
死寂被打破。
壓抑了太久的哭聲,如同決堤的洪水,猛地從靠山屯的各個角落爆發出來!不是劫後餘生的喜極而泣,而是撕心裂肺的悲慟!
“當家的!你醒醒啊!看看我啊!嗚嗚嗚…”
“爹!爹!你彆睡!翠兒怕!爹——!”
“二狗子!我的兒啊!你走了讓娘怎麼活啊!”
“天殺的土匪!畜生啊!”
悲泣聲、呼喚聲、絕望的咒罵聲交織在一起,在昏暗的村口回蕩,充滿了人間至痛。
李天走進了村口。
眼前的景象,比道觀門前的修羅場更令他心頭發緊,那股冰冷的火焰瞬間燎原!
原本還算整潔的村口空地,此刻一片狼藉。幾處簡陋的籬笆牆被撞得七零八落,如同被野獸蹂躪過。幾間靠近路邊的茅草屋被砸塌了半麵土牆,茅草散落一地。
地麵上,除了土匪留下的雜亂腳印和丟棄的破爛兵器,更刺眼的,是一灘灘尚未完全凝固的、暗紅色的血跡!以及…倒伏在血泊中的幾具村民屍體!
一個身材壯實、穿著粗布短褂的中年漢子,仰麵倒在自家院門不遠處。他手中還死死攥著一把豁口的柴刀,胸口卻被一杆鏽跡斑斑的梭鏢洞穿,鮮血浸透了前襟,凝固成一片深褐色。
他雙目圓睜,望著昏沉的天空,臉上凝固著不甘與憤怒。
不遠處,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蜷縮在倒塌的籬笆旁,後心插著一柄匕首,深及沒柄。他的老伴撲在他身上,哭得肝腸寸斷,聲音嘶啞,身體抖得像秋風中的落葉。
還有一個看起來隻有十六七歲的半大少年,倒在通往村外的小路上,手裡緊緊抓著一把彈弓。
他的脖頸被利器劃開一道巨大的豁口,鮮血染紅了身下的泥土。他的母親癱坐在旁邊,眼神空洞,隻是機械地、一遍遍地撫摸著兒子冰冷的臉頰,喉嚨裡發出嗬嗬的、不成調的悲鳴。
空氣中彌漫著血腥、塵土和絕望的氣息。僥幸活下來的村民,有的癱軟在地,目光呆滯;有的抱著受傷的親人,無助地哭泣;幾個膽大的青壯,紅著眼睛,拿著鋤頭、釘耙,茫然地站在血泊旁,身體因憤怒和恐懼而劇烈顫抖。
李天沉默地走過這片浸透血淚的土地。他的腳步很輕,但每一步落下,都仿佛踩在凝固的悲傷之上。
村民們看到他走來,哭聲下意識地小了一些,眼神複雜,敬畏中夾雜著難以言喻的悲傷和一絲微弱的希冀。
他的目光,最終落在了黃老伯家的院門前。
那圈用竹篾和藤條精心編織的籬笆,此刻被撞塌了一大片,幾根斷裂的竹篾上,沾染著觸目驚心的、尚未乾涸的暗紅色血跡!
血跡一直延伸到院門內側,在門檻處留下一個刺目的血手印!籬笆下,還散落著幾片被踩碎的草藥葉子,那是黃翠兒平日裡精心照料的心血。
院內,傳來黃翠兒壓抑不住的、斷斷續續的啜泣聲。
李天站在那染血的籬笆前。
晚風吹拂,帶著深秋的寒意,卷起地上的落葉和血腥氣。他垂在身側的雙手,緩緩地、一點點地握緊!指節因為過於用力而發出輕微的“咯咯”聲,皮膚下的暗金筋絡如同怒龍般賁張、凸起!
他的目光,從籬笆上的血跡,移向倒在村口的幾具村民屍體,再掃過那些因恐懼和悲傷而瑟瑟發抖、眼神空洞的幸存者。
一張張熟悉又陌生的麵孔:給他送過新米的王嬸,眼神呆滯地抱著死去的丈夫;幫他修繕過圍牆柱子的鐵柱哥,手臂被砍傷,草草包紮的布條滲著血,茫然地靠著斷牆;還有那些失去父親、丈夫、兒子的婦孺,她們眼中的光,仿佛被這無邊的黑暗和血色徹底吞噬了。
一股難以形容的、仿佛要將靈魂都焚燒殆儘的怒火,如同沉寂萬載的火山,轟然在他胸中爆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怒火,並非針對那些已經潰逃的嘍囉,而是直指這一切悲劇的源頭——那座盤踞在黑風嶺深處,如同毒瘤般吸食著這片土地血肉的黑風寨!
冰冷的殺意,如同實質的寒潮,以李天為中心猛地擴散開來!周圍的溫度似乎驟降了幾度!離他較近的村民,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驚駭地看向那道突然散發出恐怖氣息的身影。
李天緩緩抬起頭,望向黑風嶺深處,那裡是黑風寨的方向。夜色如墨,山林如同蟄伏的巨獸。但他的目光,卻仿佛穿透了重重黑暗,看到了那建立在血腥與掠奪之上的匪巢。
他的聲音不高,甚至有些沙啞,卻如同從九幽寒冰中淬煉而出,每一個字都帶著刺骨的殺意,清晰地傳入每一個村民的耳中:
“血債…需血償。”
“今日之仇,鄉親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