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共尊的朝拜之聲,如同宇宙誕生時的第一縷光,穿透了無儘維度,最終歸於一種宏大的寧靜。
萬法道源境的光輝,如同永恒的燈塔,無聲地照耀著諸天萬界,維係著新紀元伊始的秩序與平衡。
然而,在那至高的道境核心,一縷意誌卻悄然抽離,如同倦鳥歸巢,循著那最初、最深的因果之線,無聲無息地投向了宇宙的一隅——天武大陸,無名山脈,那一切的起點。
山腳桃源,歲月靜好。
曾經那個偏僻、貧瘠、依靠采藥狩獵勉強維生的小山村,早已消失在時光的塵埃裡。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名為“萬法鎮”的繁華祥瑞之地。
小鎮依山而建,屋舍並非金碧輝煌的宮殿,而是由溫潤的青玉靈磚與堅韌的靈木巧妙構築,白牆黛瓦,飛簷鬥拱,處處透著與自然和諧相生的雅致。
街道以平整的“凝光石”鋪就,光潔如鏡卻不染塵埃。道路兩旁,並非刻意栽種的奇花異草,而是順應地勢、自然生長的靈植藤蔓,攀附在屋舍籬牆之上,開著星星點點、散發淡雅芬芳的小花,引來色彩斑斕的靈蝶翩躚。
清晨的陽光,如同融化的金液,溫柔地灑滿小鎮。空氣中彌漫著混合了草木清香、新出爐靈穀麵點甜香、以及淡淡藥香的清新氣息。街道上人流如織,卻無喧囂嘈雜。
身著樸素布衣的農人,背著盛滿剛采摘靈蔬的竹簍,步伐輕快,臉上洋溢著滿足的平和,與街坊熟稔地打著招呼。他們簍中翠綠欲滴的靈蔬,蘊含著足以讓外界修士眼紅的精純靈氣,在這裡卻隻是尋常人家的飯食。
幾位鶴發童顏的老者,圍坐在鎮中心古樹下光滑的石桌旁。桌上並非棋盤,而是一壺熱氣嫋嫋、散發著寧神清香的“悟道茶”雖名悟道,實則更多是滋養身心),幾碟精致的靈果點心。
他們或輕聲交談,或閉目養神,享受著歲月沉澱下的安寧。皺紋裡刻著的不是滄桑,而是從容。
孩童的歡聲笑語是最動聽的背景音。幾個紮著總角的小童,在乾淨的石板路上追逐著一隻閃爍著微弱靈光的“流螢蝶”,清脆的笑聲如同銀鈴,灑落一路。
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跑得太急,眼看要摔倒,旁邊一位正在晾曬靈穀的婦人眼疾手快,一股柔和的氣勁輕輕托住了他。婦人嗔怪地揉了揉男孩的頭,男孩咧嘴一笑,又歡叫著跑開了。
街邊的小鋪早早開了門。賣靈穀餅的老漢,動作麻利地翻動著平底鍋上滋滋作響、金黃酥脆的餅子,濃鬱的穀物香氣彌漫開來。隔壁的“百草堂”,一位麵容清臒的藥師正耐心地為一位抱著孩子的婦人講解著某種溫和靈藥的用法,言語溫和,神態專注。
更遠處,叮叮當當的打鐵聲傳來,那是鎮上的靈匠鋪,一位赤膊壯漢正揮汗如雨,錘煉著一塊燒紅的精鐵,火星四濺,卻帶著一種力量與技藝交融的美感。
人人臉上都帶著發自內心的平和笑意,那是對生活的滿足,對當下的珍視,對腳下這片安寧土地的深深眷戀。沒有對力量的狂熱追逐,沒有對資源的蠅營狗苟,隻有一種在強大秩序庇護下,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屬於“人”本身的安寧與幸福。
這裡,是萬法神國最平凡的一隅,卻也是其“秩序”與“道”最終極的體現——讓眾生安居樂業,各得其所。
靈田錦繡,生命回響。
走出萬法鎮,沿著一條被歲月和腳步磨得光滑的青石小徑蜿蜒向上,便是那片曾由黃翠兒姑娘悉心照料、承載了道觀最初希望的靈田。
昔日的荒蕪早已不見蹤影。眼前,是一片足以震撼心靈的靈植花海!
靈田被規劃得如同最精美的錦繡。阡陌縱橫間,劃分出不同的區域。一畦畦整齊的靈穀,稻穗低垂,粒粒飽滿如金玉,散發著沉甸甸的豐饒氣息。
一片片藥圃中,各色靈藥爭奇鬥豔:有葉片如翡翠、脈絡流淌金光的“凝露草”;有花冠似火、搖曳生姿的“赤陽花”;有藤蔓纏繞、結著晶瑩剔透如星辰果實的“星絡藤”;更有幾株年份久遠、吞吐霞光的珍稀寶藥,被柔和的光罩小心守護著。
微風拂過,靈穀搖曳如金色波浪,各色靈花隨之起舞,濃鬱卻不刺鼻的藥香、穀香、花香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沁人心脾、滋養神魂的獨特氣息,彌漫在整個山穀。
無數勤勞的玉色靈蜂在花叢間穿梭,翅膀振動發出細微悅耳的嗡鳴;色彩斑斕的尋藥靈雀在枝頭跳躍,發出清脆的啼叫,構成一曲生機盎然的田園交響。
在花海中央,一位身著淡青羅裙的少女正俯身勞作。她約莫十六七歲年紀,麵容清秀溫婉,眉眼間帶著一種與生俱來的恬靜。她的動作輕柔而專注,手指拂過一株有些蔫了的“月華蘭”葉片,指尖流淌出肉眼可見的、充滿勃勃生機的翠綠色光暈,如同最溫柔的細雨,滋潤著靈植。蔫了的葉片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舒展開來,重新煥發出瑩潤的光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