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也不負其名,作戰勇猛敢衝,在對陣河套地區的蒙古部落時,更是陣斬蒙古酋長,果然,打蒙古人最厲害的,還得是蒙古人,忽必烈直呼內行。
隨後又參與崇禎年間各大戰役,累功升遷至總兵,因朱慈烺乾預搭救,使他們未像曆史上一樣力戰殉國,但也因朱慈烺乾預,命是保住了,官也丟了。
“罪臣猛如虎、虎大威叩見殿下,願殿下福體安康。”
二人都是奉朱慈烺命令撤退的,雖然回來後被問罪了,但他們可不敢拉朱慈烺為他們開罪,這樣,隻會讓他們死得更快。
他們知道,太子必然不會讓他們淒慘收場,救了他們,自然是要用自己的,隻等太子繼位,他們就能新生。
他們本以為這一天會很遠,到時隻怕隻能蔭福子孫了,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這麼快,這不,遷都掌權後,太子不到三個月,就讓他們重新到軍前效命了,那麼,離複職還遠嗎?
“哈哈哈,本宮的猛虎二將到了,快快平身。”
朱慈烺起身,繞出帥案,將二人扶起。
“你二人勞苦功高,為我大明立下汗馬功勞,本宮當時為了把你二人撈出來,可是費了不小的力氣啊。”
“罪臣何德何能,勞殿下掛念,實在三生有幸。”二人起身謝恩。
“就彆在本宮這兒謙虛了,你們的功績,包括馬科這些敢打敢拚,為國征戰十幾年的忠臣良將,以前是朝廷寡恩,虧待了你們,不過你們放心,本宮會補償你們的,不過為了各軍心裡平衡,自然不是現下。”
“臣等不敢奢求,隻求能為國儘忠,以嘗大明收容之恩。”
“好樣的,來坐吧,本宮正在和諸位愛卿商議軍事,你們來的正是時候,聽一聽有什麼好的建議方略沒有,現在我軍遇到一些麻煩。”
“臣遵旨。”
“殿下,臣有一問。”李邦華突然一臉便秘的樣子,好似不吐不快。
“嗬嗬,閣老但問無妨,本宮自會儘力解答。”朱慈烺沒當回事兒,轉身回到帥案坐下。
“臣細思過往,殿下在早年似乎布置了不少的秘密營救,如曹將軍,盧大人,孫大人,還有周將軍加上猛虎二位將軍,殿下好似提早就知道他們似有殺身之禍?”李邦華不解的問道。
“額。。。嗬嗬。。。這個嘛,當然是本宮對時局的判斷,雖然本宮處在宮中,但早年早已命楊宇收集天下大事的情報,看似提前預知,其實都是本宮對時局的預判而已。”
“不瞞諸位愛卿,本宮早年勸諫父皇多次,但父皇對時局的判斷都太過樂觀,對本宮的預判,不以為然。”
“所以,不得已本宮隻能自己擅自處置,保全我大明的忠貞之士,不然,等到本宮掌權,就無人可用了。”
“這一點,宮中、宮外想必也流傳甚廣,本宮因和父皇政見相左,倒也爭執過幾次,本宮還因此被幾次禁足思過,宮中的大檔,都知之甚詳,閣老可還有疑問?”
朱慈烺沒想到李邦華會問這個,不過他早就想過類似情況,稍微愣神,就坦然胡謅。
“殿下聰慧,對時局預判精準,這些事跡,臣自然是在宮外也略有所聞,臣猶記得,殿下曾勸陛下不要輕易相信張獻忠的招安,果然,後麵張獻忠反複,悖反朝廷,可見殿下預判精準,臣五體投地。”
“嗬嗬,閣老盛譽了,本宮隻是局外人看的更清晰一點兒罷了,哦,對了,本宮差點忘記問了,二位將軍按照本宮的預測,應該早幾天就到了,何故今日才至,可是路上發生什麼意外了?”
一臉大胡子,但看著相對斯文一點的虎大威回稟道:“稟殿下,臣二人沿運河北上,在過了濟寧州之後,便被告知,再往北的聊城和臨清已被白蓮教逆黨控製,不得已隻能沿濟南府走陸路北上。”
一臉大胡子,長相頗為凶惡的猛如虎接著道:“然後臣二人在泰山腳下,遭遇響馬打劫,幸賴臣等二人有些許聲名,自報家門後,那夥響馬願歸附朝廷。”
“臣等二人一商議,便擅自做主收下了,不然臣二人和幾個家人,恐怕都有性命之危,請殿下治罪。”
“哦?哈哈哈。。。還有這等事兒?二位將軍果然是威名赫赫啊,連此等響馬都願意拜在門下,可見二位愛卿威名遠震,綠林敬仰啊。”
朱慈烺聽的是真驚奇了,什麼投靠朝廷,那隻是場麵話,人家自然是衝著二人的名頭來的。
喜歡明中祖:朱慈烺請大家收藏:()明中祖:朱慈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