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傳令兵騎馬前往全軍傳令,大西軍算是徹底的解除建製,成為散兵遊勇了,大軍在愣了半晌後,終於確定不用再死亡衝鋒了,聰明人已經默不作聲的開始脫離隊伍,向著北邊走去。
幾步後,見無人阻止,漸漸的變成小跑,然後開始撒丫子向北狂奔,這下子,還在質疑、觀望的其他人也反應過來了,你推我搡的開始大麵積大批次的向北跑去。
張成見狀,閉上眼睛深呼吸一口,“走吧,我們進山。”
說完也是一揮馬鞭,策馬向北奔騰而去,後麵數百的親兵緊隨其後,打馬跟隨。
周邊的眾將不再猶豫,陸續也帶著自己的親兵打馬而去,一場無組織無紀律的潰敗逃亡拉開序幕,人人爭先恐後,隻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
“團座,怎麼辦?賊寇看樣子是要跑了,我們追不追?”
這邊的明軍看著流寇不再進攻突圍,而是向著山林衝去,愣了一下,也是迅速反應了過來,急急向阻擊戰的指揮問道。
“這。。。”北岸指揮阻擊的興都獨立師團長也犯了難,這他娘的可不在預案中啊,這讓自己一時也有些犯難了,狗鈤的,製定作戰計劃的參謀,都應該拉出去斃了。
現在,追?還是不追?這,是一個問題。。。
“快決定吧,團座,不然賊寇都要跑光了。”
其實眾人還是想追的,這可是痛打落水狗,追擊殺敵的好時機啊,打仗,沒有什麼比追擊潰敗的敵人更爽的了。
團長看著眾人急躁的表情,咬咬牙道:“傳令,除炮陣和警衛連留守待命,其餘各軍連排班為單位,追擊賊寇,限期天黑之前停止追擊,記住,天一黑,立即原路撤退。”
“得令。”眾將大聲應道,然後呼嘯著返回所部,立即宣布命令,分散成各小單位,同樣看著雜亂無章的蜂擁向北,追擊而去。
而另一頭的南岸,更加直接,大西軍南岸騎兵極少,第一次試探性的進攻,連炮陣都沒有突破,就被打的灰頭土臉,狼狽不堪的敗退下來。
南岸的主將更是直接,當即沒有猶豫,立即率軍向南,進入大巴山逃命了,但他們這一路大軍,注定凶多吉少,不知幾人能回到巫山縣。
因為大巴山的走向是由西北斜向東南的,北路的順著山脈,運氣好自然能向西北方的四川或陝西南部逃命。
而南岸的,就隻能順著山脈南下,等躲過追擊,再想向西返回大西領地,嗬嗬,那就不得不穿越少數民族聚集的施州衛了。
整個施州衛,遍布宣撫司、安撫司、土司、衛、所遍布,極為排外,屬於部落自治,民風彪炳,闖入其中,可沒好果子吃。
就這樣,在湯國祚和柳祚昌率軍趕到阻擊點的時候,早已人去多時,隻剩部分少數後期輜重和警衛部隊駐留,在安營紮寨了,剩下的大軍,兩岸不約而同的都去追敵了。
毛都沒摸到一根的湯國祚和柳祚昌氣的原地蹦起多高,戰功啊,人頭啊,煮熟的鴨子,被友軍咬了好幾口,然後飛了,真是氣煞人也。
二人同樣下令,留下部分清理戰場,紮營安寨,剩下的大軍立即嗷嗷叫的衝進山林,撿人頭去了,聰明的二人,並未從流寇進入的山林入口追擊。
而是從林外的平坦地帶全速行軍,然後紮入林子,這是直奔流寇的退路去了,林中行軍,可沒有外麵跑得快,運氣好,說不定能堵到呢。
另一邊,中軍大帳,接到兩岸大勝追敵的消息,徐文爵樂的嘴都合不攏了,拉著黃蜚和兩軍的高級將領就擺宴慶祝,這下,不管殺敵多少,他們兩軍的終極目的已經達成。
朝廷和陛下對兩軍的戰略要求已經達到,拿下巴東要塞,等於控製了長江線路上,出入川的咽喉,切斷了川地大西政權對湖廣的掌控,朝廷收複湖廣,隻是時間問題。
要是下一步再拿下漢中,遏製住川地的另一門戶,嗬嗬,張獻忠就隻能在四川等死了,完成任務,大功一件是跑不了了,兩軍的高官將領自然是開心不已。
君不見,山東一戰,陛下敕封了幾位伯爵啊,自己現在連取湖廣數十城寨,殺敵無數,再打幾仗,爵位是不是也是唾手可得了?所有的軍方將領,都鼓著一股勁,勢要拚殺出一個前程來。
德安府,府城,府衙二堂。
“軍座,張可望黔驢技窮了,吃了幾場敗仗,他也算是明白了,一城一池的駐防,被我軍各個擊破,不是辦法。”
“現在據報,已經將各城駐軍收縮,向襄陽集結靠攏,看來,是想和朝廷來次決定性大會戰啊,要是我軍會戰能一口吃了張可望部,畢其功於一役,那就能在陛下的限期前完成任務了,哈哈。。。”
第八軍政委,馬士英坐在太師椅上,撫須對著左手邊上座的劉良佐笑道,這一路,攻城略地,實在不算太過艱難,朝廷大炮犀利,小一些的城池,根本頂不住。
就是在大一些的城池上費了些力氣,但那也是碾壓式攻城,雖有死傷,但也完全可以接受,而且,這次大規模進攻,是朝廷突然下旨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駐防在武昌的長江一線,朝廷的旨意算是接到的最早的一批,進攻自然也是最早的,具有相當大的突然性,算是突襲式向北進攻。
一向平穩的湖廣,誰也沒有料到,沉穩了這麼久的朝廷,會突然發起進攻,打了大西軍一個措手不及。
等襄陽方麵反應過來的時候,整個長江北岸,已經是數路大軍齊頭並進,一時間,支援都不知道支援哪邊了。
無奈,眼看被各個擊破的情況下,張可望不得已,下令全軍放棄外圍,向襄陽靠攏,準備集結優勢兵力,要麼駐守重點地帶,要麼伺機野戰。
治國,就是這樣,地盤大了,需要的軍力就要相對提升。
和平年代還好,一個縣城,幾十上百個三班衙役就能管理駐守,最多也就周邊又一個到數個不等的下轄巡檢司,作為縣城的防禦軍力。
巡檢司雖然名義上直屬兵部,但實際上收入開銷都是掛靠當地衙門的,正所謂,誰發工資誰就是老大,自然唯地方衙門馬首是瞻。
但現在這個戰火紛飛的紛亂時代,領地的邊界,則需要布置重兵防守。
君不見,朱慈烺在江北沿線已經撒了百萬大軍了,就是防止突然入侵。
而其內的各城池,雖然不用像邊鎮一樣駐守重兵,但也比和平年代駐軍要多得多。
特彆是大西這種非正統政權,沒有足夠強力的武力約束,說不得什麼時候就冒出人來殺官反正,振臂高呼,光複朝廷正統什麼的。
但朱慈烺為大明正統,這一點暫時在南方還沒有出現,相對非常穩定。因為能造反的,這十幾年已經全都跳出來了,現在貌似已經沒有明顯的反骨仔了。
當然,其實從另一點來說,這也是張可望自身判斷的失誤所致,是大明朝廷和官軍以前固有的舊印象誤導了他的判斷。
江北各鎮,自己和他們交手十幾年了,他們的尿性張可望早就摸清楚了,內部勾心鬥角,一個坑一個,保存自身實力,一打仗就跑路坑隊友等等。
朝廷之前又不是沒調兵圍剿過起義軍,這麼多次了,哪次不是一樣,從得到消息,到真的開戰,嗬嗬,真是半年都不一定能讓各軍到達指定位置,打仗基本都是磨洋工,出工不出力。
喜歡明中祖:朱慈烺請大家收藏:()明中祖:朱慈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