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漢中,不知是為他以後吞並四川,一統天下做準備的,還是為他逃離陝西,躲避清軍追擊做準備的。
從曆史來看,清軍卻是沒有給他留下太多攻打四川的時間,剛和張獻忠開打,自己的北方基本盤就崩了,隻能借漢中逃離陝西,南下流亡。
“既然大家沒什麼意見,那就立即快馬繞道,向鄖陽傳信命他們集軍列陣鄖縣河岸,製止官軍渡河,然後我軍從東邊北上,沿武當山進駐均州,待官軍渡河之戰時,抄他們的屁股,前後夾擊。”
“慢著。”張可望話還沒說完,就被郭尚義打斷了,“大將軍三思,南漳之鑒,不可不防啊,不然,我軍有重蹈覆轍之危。”
這一下,張可望有些懵,還沒有反應過來是什麼意思,旁邊的彭心見麵色凝重的問道:“老郭,你的意思是,官軍戰力太猛,我軍還沒趕到,鄖陽的大軍就會被擊潰?”
“不可不防。”郭尚義簡潔的回道,算是肯定的回答了。
眾人眉頭緊皺,這還真是傷腦筋啊,官軍現在跟他娘的打了雞血一樣,猛地一塌糊塗,南漳就是麵對五萬官軍,人數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被一天不到就破城了。
現在從西路北上的官軍,可是有十萬大軍啊,和鄖陽的三萬多軍比起來,貌似就相差懸殊了,還真有可能被摧枯拉朽的擊潰。
到時候,自己等人率領大軍趕到,恐怕又成了南漳前例,隻能望城興歎了,所以,要想個法子,確保兩軍及時合圍官軍。
“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張可望沉思無果,向眾將問道。
“大將軍,不好辦,十萬大軍行軍,官軍也不是酒囊飯袋了,斥候最少都會灑出三四十裡開外,要想在官軍的偵查之外埋伏,開打之後,我軍趕到也要一天時間,不知道鄖陽那邊能不能堅持一天。”
上次就是吃了這個虧,本來一天的行程,第二天就能合圍官軍,可惜南漳沒守到第二天大軍趕到,現在,又麵臨同樣的問題,傷腦筋啊。
“嗨。。。我說咱們為什麼非要糾結突襲合圍呢?我軍二十萬大軍,我軍才是獵人,要我說啊,官軍現在肯定是奔西北的房縣和竹山縣去了。”
“他們一路行軍還要攻城,定然速度不快,我軍就從東邊提前趕到均州,以逸待勞,廣撒斥候,等官軍向鄖縣進軍的時候,我軍就直奔他們大軍殺去。”
“要是怕他們南逃,那就在武當山以北留兩萬‘騎兵’,等官軍過去後,一起包抄而去,到時看他們怎麼跑,哼。”
王明的簡單粗暴的想法,讓眾人眼前一亮,是啊,沒必要非得等官軍攻城的時候再出發啊,直接在他們抵達鄖陽前就逼近,他們發現了就發現了。
向南回撤有‘騎兵’攔截,或者還可以多派幾萬步兵,反正人多,向北他們在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時間攻破鄖縣,要是他們正麵一戰,那就更求之不得了,十萬對十五萬,優勢在我。
“好,老王的話說得對,我軍人數優勢,沒必要偷偷摸摸,直接正大光明的壓進,看他怎麼辦,傳令全軍,返回保康,一路向北,前往均州休整。”
徐文爵部完全不知道,他們陰差陽錯的就和張可望擦肩而過了,後麵大西軍也是從東路向北,沒有在西路官軍攻占的據點打草驚蛇。
一路上隻有兩座不大的縣城,每城守軍三兩千人,還是地方強征的青壯,大軍壓境,大西軍的官員軍卒跑了個精光,當地的青壯城防軍,很光棍的開城投降了。
所以,一路進軍也頗為迅速。
而另一頭的劉良佐部,在襄陽以東駐紮了兩天後,也終於迎來了跋山涉水,一路疾行的中都獨立師,李輔明部的五萬大軍。
兩軍會師後,休整一天,立即繼續西進,第二天正午,大軍浩浩蕩蕩的就抵達了襄陽城東十裡外,駐軍紮營。
第二天上午,劉良佐帶著警衛部隊出營前進,巡了一座四裡開外,一座不高的小山包,眾將登頂,拿起望遠鏡開始打量大西軍城外的東城大營。
半晌後,眾人皆是麵露疑色的放下手,從大西軍的東城大營中,他們皆是感覺到有些不對勁,但一時也說不上有什麼不對。
“本座怎麼瞧著,感覺有些詭異呢?流賊不知道我軍已經大軍壓境了?為何如此淡然,可是有什麼軌跡?”劉良佐皺眉疑問。
“是啊,怎麼不見他們有何準備啊,看著倒像是怠慢操練,有恃無恐的樣子。”李輔明也是疑惑的點點頭。
“莫不是他們將大軍收回城內了?畢竟城外大營粗糙,要想靠這個抵禦我軍,實屬癡心妄想,撤回城內,依托城防也是情有可原。”李成棟猜測道。
“不太可能吧,據報張可望在襄陽收縮防禦,集結了二十萬大軍,不會不敢出城一戰吧,就算他要堅守,二十萬大軍,襄陽城也不好裝下吧。”楊玉確實不太讚成這說法。
“諸位既然都感覺到了,那何不試探一下呢,本座提議,現在就調集十門妙宇大炮過來,給他們來幾發,看他們如何?”馬士英卻是風輕雲淡的建議道。
“嗯。。。委座的提議不錯,試探一下也好。你們覺得呢?”劉良佐征詢眾人意見。
“末將無異議。”
“傳令給炮營,拉十門大炮過來,今天我們就先試試張可望的斤兩。”見眾人無異議,劉良佐當即下令調炮過來,試探一下。
兩刻鐘後,劉良佐見炮陣布置完畢,當即下令:“開花彈五輪,自由射擊。”
“遵令。”“放。。。”“轟轟轟。。。”
眾將急忙拿起望遠鏡觀察,但結果卻叫人大跌眼鏡。
隻見本在營寨寨牆上站崗的大西軍,在大炮的轟炸下,全都跟沒頭的蒼蠅一樣,棄寨而逃了,而大營內的兵舍,竟然幾乎沒什麼士卒從裡麵出逃,整個大營近似空營。
喜歡明中祖:朱慈烺請大家收藏:()明中祖:朱慈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