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歸附,一帆風順,明軍順利接管潼關。
晚宴,潼關縣衙。
“來,朕敬諸位愛卿一杯,此次北伐,第一第二階段戰事基本告一段落,也圓滿達成了朝廷和朕初期的預想,將黃河以南全部收複,諸位愛卿功不可沒,朕敬你們。”
“臣等不敢,陛下高瞻遠矚,勵精圖治,收複湖廣和河南,皆賴陛下運籌帷幄,臣等不過是遵照陛下的旨意執行罷了,應該是臣等敬陛下才是。”倪元潞領頭回道。
“臣等敬陛下。”眾臣起身舉杯上敬。
“好,乾。”
一杯飲罷,朱慈烺這才笑道:“此次北伐,諸位都功不可沒,猛如虎,虎大威。”
“臣在。”二人起身離坐躬禮聽旨。
“你二人為國征戰十餘載,立功無數,又隨朕征伐河北,血戰山東,如今再次率軍西進,收複河南,一馬當先,功不可沒。”
“朕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今敕封猛如虎,為大明鎮虜伯,賜誥券;敕封虎大威,為靖虜伯,賜誥券;望二位愛卿再接再厲,為大明再立新功。”
“臣謝陛下隆恩,必將為大明,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二人皆是跪地,眼含熱淚,聲音激動中帶著顫抖的回道。
多少年了,自內附以來,大大小小的仗,打的多的自己都數不清了,猛如虎更是連兒子猛先捷都在河南戰死了,今天,二人終於等來了朝廷的封賞,對著半生的征戰,交上了圓滿的答卷。
待二人笑淚交加的下去後,朱慈烺宣布道:“軍閣擬旨,召翰林編修,兵部主事楊廷麟即刻起複,赴洛陽擔任吳汝義師政委,授中將軍銜,從二品秩。”
“臣領旨。”阮大铖出列應道,楊廷麟他倒是知道,之前就在軍中了,隻是後來因罪被貶,辭官回鄉了,稍後發一道聖旨去江西起複即可。
“河南總兵官,陳永福。”
“臣在。”
“著你調任吳汝義師參謀長職,授中將軍銜,從二品秩。”
“臣領旨,叩謝吾皇隆恩。”
“著第二軍駐紮一個師在潼關駐防,軍部暫駐潼關,其餘人馬,函穀關駐軍一萬,陝州駐軍兩萬,南村垣曲縣對岸)駐軍兩萬,駐防河南西段黃河沿岸各渡口。”
“臣遵旨。”張世澤出列領旨。
“著鎮虜伯、靖虜伯率禦馬監四衛,駐守孟津縣,駐防孟津渡,並居中馳援東西兩段步兵駐防點位。”
“臣領旨。”稍稍平複的二人,急忙出列領旨。
“著第九軍於汜水關駐軍兩萬,開封府駐軍五萬,歸德府駐軍三萬,軍部駐紮開封,駐防河南黃河東段。”
“臣遵旨。”第九軍無人在場,倪元潞出列領旨。
“臨淮侯。”
“臣在。”武驤左衛指揮使李弘濟出列應道。
“著你調任第七軍政委職,即刻前往盧氏縣第七軍駐地就任。”
“臣遵旨,拜謝吾皇天恩。”李弘濟愣了愣,然後心中大喜,急忙出列領旨謝恩。
沒想到啊,咱也是軍級了?五千騎兵和十萬步兵,當然是統領十萬大軍更爽啦,還是女兒給力啊,李弘濟跪在地上心裡樂開了花,暗戳戳的想到。
同時,旁邊的劉文炳眼中也是精光一閃,和李弘濟想到一塊兒去了,話說,自己的女兒劉虞瑤也是陛下的心頭寶啊,我們老兄弟四個,現在到我了吧?
然而,就在差不多所有人都閃出這個念頭的時候,果然,朱慈烺再次開口道:“新城侯。”
“臣在。”“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