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因建奴初次入寇時,作戰不利,被罷官歸鄉,崇禎十六年張獻忠入川,他自發組建民團,駐守營山,招撫群寇抗擊張獻忠,但被時任四川巡撫廖大亨認為是和流寇同流合汙,逮捕入獄。
後廖大亨在四川緝稅過急,導致民變,被罷黜,甘良臣得以赦免歸鄉。
而甘良臣所說的朱化龍,前文介紹過,乃潘鬆鎮守副將,鎮守潘鬆一直並未被大西軍攻占,而詹天顏,乃是龍安府知府。
詹天顏乃貢生出身,曆任石泉知縣,擢升龍安知府,日前樊一蘅收到奏報,詹天顏同朱化龍已反攻龍安府,收複龍安,整軍待旦。
“不妥,督師,標下以為,當穩固地盤,向南平定各地,徹底收複川南各地,一是不給張獻忠召回各地守軍的機會,二是切斷張獻忠南下流竄的可能。”
遊擊將軍侯天錫則認為當南下鞏固勢力,再圖北上,成都按當下形勢來看,已成甕中捉鱉,不急一時。
侯天錫乃前四川總兵侯良柱的養子,勇武過人,侯良柱與李自成血戰殉國後,自發組建一軍,誓要為父報仇,彪悍敢戰,乃一虎將。
“下官也認為侯將軍所言不錯,當求穩為妥,下官聞張獻忠還有水師在手,難保不會趁機南下,順長江東進流竄。”曹勳所部的蜀王軍,監軍範文光也是附議南下。
“嗯。。。諸位所言,都有道理,雖然目前有海軍巡弋江上,但難保張獻忠會鑽空子東竄,要是流竄到湖廣,我軍就鑄成大錯了。”
“橫豎張獻忠已是甕中捉鱉,本督意,分兵南北齊攻,北上眉州、邛州,南下收複各城,再看張獻忠有什麼動作,我軍再應對不遲。”
“督師明鑒。”
“既如此,本督就給各位分配任務,務必儘快拿下。”樊一蘅麵容一整,嚴肅的說道。
“請督師示下。”
“餘朝宗。”
“標下在。”
“本督命你領軍三萬,北上進取邛州,拿下後等待本督命令,不得有誤。”
“標下領命。”
“楊展。”
“標下在。”
“本督命你領軍三萬,北上進取眉州,拿下後等待本督命令,不得有誤。”
“標下領命。”
“賈登聯。”
“標下在。”
“本督命你領軍一萬,北上進取資州資中),切斷張獻忠南下水道,不得有誤。”
“標下領命。”
“楊維棟。”
“標下在。”
“本督命你領軍一萬,北上進取資陽,駐守水道。”
“標下領命。”
賈登聯乃播州總兵官,楊維棟乃播州土司楊應龍二子,播州之亂平息後,楊應龍兵敗身死,楊維棟被招撫,二人皆是樊一蘅西進之時,從播州征調。
“侯天錫。”
“標下在。”
“本督命你領軍一萬,北上進取簡州簡陽),駐守水道。”
“標下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