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隨其後,大散關東西兩座山頭的最頂端,烽火台狼煙衝天而起,滾滾升天,原來是大散關守將見有人開始攻城了,立即向關中放出示警求援的信號。
“嘭嘭嘭。。。”
前方剛擠過吊橋的不少大西軍向大散關城牆衝去,結果立即就遭到了城頭的大炮攻擊,原來是城內的清軍終於集結支援到了南門。
頓時,後麵高牆的二十幾門二將軍炮和前麵矮牆的三將軍炮次第開火,實心彈鐵球化作道道殘影犁入了大西軍密集的衝鋒大軍當中。
霎時間,除過一道實心彈被盾車擋住,在地上彈起老高,砸死兩人後停了下來,其他十幾枚實心彈,那是順軍化作了索命的幽靈。
從大西軍前列一路殺傷開道,蹦蹦跳跳的在地上彈跳著衝向遠方,所過之處,血流成河,殘肢斷臂鋪滿一地,那真是沾著就死,擦著就亡啊,硬生生蹚出一條血路。
不過這種事,麻木的大西軍早就習以為常了,攻城嘛,哪有不死人的,被大炮打死,隻能說你運氣不好,剩下的人,根本就不理會可能近在咫尺,擦著自己身邊飛過的炮彈。
隻是一味的埋頭衝鋒,因為大西軍采用的,是極其殘酷的連坐製,一人怯戰敗逃,整隊同罪論處,同隊無人製止,全隊斬首。
所以,這種情況下,若不是全家大麵積潰退,誰敢私自怯戰後退,根本不用督戰隊處理,同隊的同袍就會為了不受牽連,當場砍了你。
大西軍和清軍的攻防戰,基本來說就是毫不出彩的、常規的攻城戰,實在乏善可陳,你爬牆,我掀梯,上下對射,打的不亦樂乎。
但大散關畢竟是有完善的城防,城牆也不低,上麵大炮火銃等熱兵器,雷石滾木等常規守城器械齊全,除了事出突然沒有燒油鍋,其他基本都有。
大西軍雖然占據絕對的兵力優勢,但因為攻城的空間有限,自然不可能幾十萬人全部撲上去,這攻城戰,自然就變成了拉鋸戰。
大西軍輪換兵力不間斷的攻城,清軍節節據守,一時之間,根本攻不下來。
張獻忠等大西軍將領征戰多年,自然清楚,所以並未在正麵乾耗著。
立即派人開始向左右山嶺、山坡爬去,漫山遍野的準備從東西關牆加大攻城效率,若是清軍在關內駐軍不多,必然捉襟見肘,顧及到正麵顧忌不到左右。
然而又哪有這麼簡單,正麵最多塞了三萬人進攻,左右都是山嶺,雖說步兵靈活,但兩側的山坡也頗為陡峭。
而且南北並不聯通,隻在靠南邊約莫小半的地段有些平坦的地勢。再往北,就是陡崖峭壁了,人畜難行,想從關城東西直接穿過,無異於癡人說夢。
無奈,張獻忠隻能往東邊派了一萬大軍,從相對平坦的地方找機會搭梯子攻城,再多已經擠不上去了,實在沒地方。
而西邊更是曹丹,清薑河與關城南北走向平行,順著關城西側的河道流下,然後在關前拐彎向東,橫在了關前,成了天然的護城河,最後從東邊貼著山向南流去。
河道也不甚寬闊,隻派了數千人淌著河灘的淺水進攻西牆,就已經擠不進去了,這下好了,前麵總共也就三麵擠了不到五萬人攻城,後麵二十多萬大軍觀戰。
哦不,絕大多數還排在後麵的官道老遠,觀戰都觀不到。
川陝咽喉要道,天下名關,自然名不虛傳。
大散關乃是經典的兩山夾一溝,關城坐落在河穀最窄處,連高夾深,九州之險,其東西寬度僅有一百多米。
而大明修築的關城,南門第一道關牆高七米,關門前有甕城,第二道關牆高十米開外,在第一道關牆和第二道關牆中間相距的地方,又形成了幾十米寬的第二道大型甕城。
當真是鬼斧神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當年南宋憑借大散關,以兩千人的兵力,硬生生抵擋住了金國十萬騎兵的進攻,可見大散關的防禦之強,價值之高。
後麵金國被蒙古覆滅夾擊,就是因為大散關失守,蒙古軍避開潼關,從大散關南下漢中,東進河南滅掉金國了主力。
這一次,終於又輪到了張獻忠在這座雄關前吃儘苦頭了。
好在,清軍初初占領大散關,並未在大散關駐重兵防守,一是因為撒出去的哨騎探查李自成西進了,清軍放鬆了警惕。
二是在大散關到鳳縣,清軍撒了不少哨騎偵查警戒,若是有人來攻,自然有充分的時間準備防禦,但沒想到張獻忠的老營精銳是山林作戰的高手,將清軍的哨騎拔除了個乾淨,導致清軍並未提前收到警示。
三是清軍此刻,大部隊其實距離大散關並不遠,就算大散關突然受攻,他們也能及時支援。
四是他們沒有料到,張獻忠會突然北上,來關中碰壁,四川的戰事走向,清軍自然還不清楚,也偵查不了那麼遠。
所以,清軍在大散關隻有區區兩個牛錄的漢軍旗駐軍,堪堪一千多一點的守軍,此刻麵對大西軍的人海戰術攻擊,也是已經疲於應付。
一個時辰後,大西軍的攻勢依然進展不大,看的大西軍一眾高層將領直咧嘴。
“陛下,臣以為,這樣下去不是辦法,若是拖久了,北邊的其他韃子聞訊趕來支援,那我們就更不可能攻破關城了。”
眉頭緊皺的張獻忠側首看向一旁上前的張定國,沉聲道:“這我也知道,可是現在也沒什麼好辦法,定國你可是想到了什麼辦法?”
見張獻忠目光希翼,張定國頓了頓道:“陛下,臣以為,我軍當立刻建造木筏,然後從清薑河強渡,順遊進入關城北邊,阻止韃子的援軍,還可繼續從北牆夾擊。”
“清薑河上麵雖有關橋,但從此刻韃子駐守的兵力來看,城內的韃子其實並不多,我軍拚著損傷一些兵力,也完全可以強渡清薑河。”
“嗯。。。不錯,倒是個好主意,繼續說說。。。”張獻忠思索著張定國的辦法,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
“是,陛下,既然韃子守軍不多,我軍當發揮人數兵力的優勢,想來關橋防守的韃子必然不多,隻要能衝過去,我軍就可以將大部分兵力全部運送過去。”
“到時,不管是四麵齊攻,還是派軍先一步向關中要塞地點突襲,都是大好的機會,請陛下斟酌。”張定國也是看著眼前的湍急的清薑河,突然想到的。
喜歡明中祖:朱慈烺請大家收藏:()明中祖:朱慈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