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過問完後,大堂沉寂了下來,半晌沒人吭聲,估摸著時間,李化熙也快到了,李過敲敲帥案道:“怎麼樣?都說話啊?都等著老子決定啊?那等會兒我要是做了決定,你們可彆後悔。”
“將軍,既然這樣,屬下說說吧。”
高一功拱拱手,見李過不置可否,當即接著道:“按說屬下位卑職低,不應該先說,但既然大家都不開口,屬下倒也正因為此,就先說了,反正不影響大家做決定。”
“現在,擺在我們麵前的,就四條路,第一,向北挺進,進入草原尋求生機,但機會渺茫,說不得真就成了韃子的擠奶奴了。”
“第二,就是死撐在這裡,最後餓死,或是大家分崩離析,各自潰散生存。”
“第三,向朝廷投降。”
“第四,向韃子投降。”
“屬下個人覺得,還是向官軍投降比較穩妥些,畢竟這些年,我們起義的大小頭領,向官軍歸降的不在少數,官軍也是沒有追究,算是比較穩妥。”
眾人都凝神聽完高一功的說法,好幾人還下意識的點了點頭讚同,確實,歸附朝廷的不少,遠的不說,在這西北,就有白廣恩、高傑等人。
高傑還是他們最熟悉的兄弟,看看人家,現在不照樣活的滋潤的不行?哪像自己等人,現在快吃不上飯了。
“哼。。。你說的好,咱們要是投了官軍,那闖王怎麼辦?以後是跟著官軍打闖王?還是咱們乾脆以後也勸闖王一起投了官軍算了?這樣就能在一起了。”路應標沒好氣的說道。
“喲嗬,你腦子倒是開竅了,現在形勢比人強,你不投降還能如何?先這樣吧,若是以後有機會,大不了我們接著反,再跟了闖王去也行啊。”高一功無所謂的說道。
“嗬嗬,官軍又不是傻子,當年被張獻忠、羅汝才擺了一道,現在豈能不防?說不定,這次就會要求我們打亂建製,讓我們沒機會複叛。”張能開口反駁道。
高一功不置可否的聳了聳肩,他隻是說有機會,到時有沒有機會他就不知道了,而且,若是投了官軍,他也沒打算複叛,現在也就一說辭,安慰大家罷了。
大順已經沒了,現在還不投官軍,更待何時?還反?還反個屁啊,老老實實當官軍不香嗎?以前當順軍有前途,現在肯定當官軍有前途啊。
“報。。。將軍,官軍到了,正在二堂等候。”外麵的親衛進來稟報道。
李過沒管他,而是朝著眾人道:“官軍已經到了,既然你們沒什麼話可說,那我就做主了。”
。。。
眾人還是默然,但李過已經明白大家的意思了,不表態,就是最好的表態了。
因為自己是闖王的侄子,大家自然不好對自己直接表態,說願意歸順朝廷,所以,不說話,就是大家都願意,隻是礙於自己,不敢直說罷了。
現在這個局麵,其實自己也沒什麼可選的了,要麼,全軍解散,要麼,自己若是不同意,眾將很可能背叛自己,押著自己請降,要麼,就是自己識趣些,順大義,帶著大家投降朝廷。
選來選去,似乎也就隻有最後一條路留給自己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誰會真的為了闖王和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前途過不去呢?
他們要都是忠心耿耿,唯命是從,早些就不會有山海關大敗了。
自己身為闖王的侄子,現在投了官軍,順應大義,大不了,自己以後有機會了,再逃回叔叔身邊,隻是那時候,必然帶不走這十幾萬闖軍了。
想明白這些,李過也不再猶豫,對下麵等待的親衛道:“去帶朝廷的使臣上堂。”
“是,將軍,小的這就去。”
少傾,一身緋紅官袍的李化熙,並未帶隨從侍衛,就這樣自己一個人,大搖大擺的邁著四方步,手扶腰帶,端著官威,跟在親衛身後走了進來。
“來者何人?”端坐帥案後麵的李過,見李化熙施施然的站在堂上打量著四處,當下沉聲問道。
“嗬。。。本官乃大明陝西按察使司按察副使,分守榆林兵備道,李化熙是也,你就是李過?”李化熙怡然不懼,看著李過反問道。
“正是本將。”
“既然如此,本官也就開門見山了。”李化熙自顧自的走到旁邊的椅子上坐下道:“本官奉聖上的意思,得孫督師授命,李巡撫首肯,今日前來,是來招降爾等的。”
“咱們明人不說暗話,你們的情況,朝廷了如指掌,你們大軍十幾萬人,現在又無供應,又無來源,如何久持?再死撐下去,無非死路一條。”
“你們不為自己考慮,也為底下的十幾萬士卒想想,再過幾天,他們吃什麼?難不成都要他們餓死不成?十幾萬人呢?這孽可不小。”
“另外,月前孫督師接到陛下旨意,言張獻忠被趕出四川,從漢中北上關中,在大散關外和建奴大戰,現已殉國。”
“陛下皇恩浩蕩,念在張獻忠死於抗擊建奴,於是過往不究,已追諡張獻忠為明義公,以國公之禮厚葬,其所部大軍,也已在孫可望的率領下歸降朝廷。”
“現在朝廷已收複全國大部,陛下聖意,願再給你們一次機會,歸降朝廷,在這建奴外敵入侵的時節,讓你們協同官軍,抗擊建奴,也算儘了你們作為大明子民的義務。”
“你們多為陝西人,或者說陝北人,你們現在都是親眼所見,眼睜睜的看著建奴占領陝西,占領你們的家鄉,奴役欺淩你們的父老鄉親。”
“你們現在還不歸降朝廷,和朝廷一起驅逐建奴,還在等什麼?難道要一直看著父老鄉親被建奴奴役,做他們的奴仆?”
“嗬嗬。。。張獻忠雖然不才,但他也是抗擊建奴戰死的,算是殉國而死,大丈夫也,其死前遺言,讓把他葬在秦嶺山巔,要親眼看著漢家兒郎驅逐建奴,光複家鄉。”
“張獻忠和你們一樣,現在尚且知道外敵入侵之時,不宜內亂,當合力擊賊為是,現在,孫可望率部依然歸降,不知李過你如何抉擇?”
喜歡明中祖:朱慈烺請大家收藏:()明中祖:朱慈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