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心中震撼,好家夥,這不聲不響的,就給科舉改革了?文武雙行不說,基礎的升學製度也是大改了啊,這下層層遞進,每年的考核試題也是教育部統籌,完全沒知縣和知府什麼事兒了。
他們要做的,就是督促學習了,考核的事情,就不再是他們說了算了,要是縣學和府學的教育質量不行,每年考核或是大比的升學率,可就是成績說話了。
以前縣試、府試是他們說了算,以後就不是了,這可是政績的凸顯啊。
上午批完奏章,朱慈烺傳召新歸朝的大臣覲見,算是熟悉一番。
謹身殿書房,國防部尚書範複粹、侍郎張肯堂,陸軍部尚書黃士俊、尚書郭都賢,海軍部侍郎鄭二陽、朱大典。
後勤部尚書黃景昉、侍郎徐世蔭,紀檢部尚書方逢年,教育部侍郎孫奇逢、方孔炤,商務部尚書王時敏、侍郎孫嘉績,財務部尚書孔貞運、侍郎傅冠。
這些全是朱慈烺不認識,或者崇禎朝去職,剛回朝廷任職的,除了還在貴州戍邊,以及在兩廣總督任上,暫未接到聖旨回朝的解學龍和沈猶龍,其他新任官員基本都到了。
“臣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
“眾愛卿平身吧。除了今天第一次見麵的財政部幾位愛卿,其他愛卿今天上午的朝會都參加了,朕的規矩也都知道,大家就坐吧。”
“臣等謝陛下恩典。”眾人都知道,妙宇朝是坐著朝議的,便也都喜聞樂見的就坐了。
“方師這些年過得可安好?”朱慈烺率先問候方逢年,沒辦法,他是東宮講官,朱慈烺出閣時,就是方逢年領班東宮屬官。
“謝陛下掛念,老臣尚安好,隻是這些年甚是想念陛下,臣在東宮為陛下授課時,就覺得陛下聰穎,將來必為我大明的中興之主,如今能再輔佐陛下治政,老臣也是心滿意足了。”
“老臣隻想輔佐陛下,大治天下,一展臣治世的夙願,若能輔佐陛下造福百姓,老臣赴湯蹈火,肝腦塗地,死也能瞑目了。”
看著方逢年激動、感動的一塌糊塗,輕拭老淚,朱慈烺亦是一副唏噓感動的說道:“朕自幼受方師教導,現在登逢大寶,能得方師繼續鞭策,朕亦深感慰藉啊。”
“我大明軍方,現在是裙帶關係日重,軍中論資排輩,公然收受賄賂,買賣軍職,以義子義孫拉幫結派,升遷敘功都以親疏論。”
“實不為朕所望,現在方師坐鎮紀檢,當以改貌換風為當前所急,各軍的紀檢禦史,方師要嚴格把關,現在大明軍力繁多,可不能讓害群之馬所影響。”
“陛下放心,有臣坐鎮,必然栓選剛正不阿之君子,前往各軍督察,為陛下,為朝廷清風正氣,還將士們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環境。”
“嗯,方師能這麼想,朕很欣慰,現在軍閣所屬下麵的各部,雖多為文臣擔任要職,但你們要明白,你們在這個職位上,就已經是武將所係,要為將士們做主。”
“臣遵旨。”
“黃卿的後勤部,任務繁重,今年仗已經打完了,要汲取今年後勤供給的經驗,不出意外,妙宇朝仗少不了,不知道要打多久,後勤供應是重中之重。”
“如糧草補給,火藥、火器的研發、供應、回收、保密等等,都是重中之重,下麵的軍械局,經費要足,要不斷研發新型大威力火器,支撐前線作戰的勝率,黃卿要多辛苦些了。”
“陛下放心,臣已經對火器做了足夠的功課,另外臣之前對戶部和兵部部務略有心得,補給之事,臣所長也,臣這幾日已經去過軍械局和南京各兵工廠了。”
“火器之威,臣深有所感,必然不敢懈怠,另外臣走訪了南京周邊的軍戶和民戶,現在士卒的待遇提高,我朝大勝之威,民間反響良好。”
“願意入伍的人家大大增加,後續的兵源儲備,臣亦有信心能及時補充,不會耽誤兵部新兵訓練的。”
兵部現在職能,大致相當於內閣所屬的吏部,統籌軍方的升遷及之後靖宇軍校畢業的武進士分配,以及新兵訓練等事項。
“好,黃卿是做過閣臣的老臣了,朕相信黃卿的能力。”見黃景昉確實為了這個職務,做了不少功課,朱慈烺滿意的點了點頭讚許道。
現在的妙宇朝,陛下放言:唯才是用,不問過往,因此競爭激烈,從提名當選就可見一般,爭奪這個職務的大佬,不在少數,不光黃景昉,其他人都是做足了功課。
若是你不夠內卷,勝任不了現在的職務,後麵等著接替你的一大把呢,若是做了妙宇朝第一個能力不足被迫引退的,那可是真丟人丟大發了。
朱慈烺又轉向海軍部侍郎鄭二陽說道:“鄭卿也是圍剿流寇有功的老巡撫了,朕就不多說什麼了,海軍是以後的發展重點,切不可等縣視之。”
“陸上的戰爭,總會結束的,但接下來,可能數百年之久,海上的爭鬥都不會停歇,海疆無窮,陸疆是疆域領土,海疆亦是領海。”
“加上海貿日益昌盛,以後大明的目光,不光要放在本土,海疆之外的其他疆土,亦是重點,常言開疆拓土,海外疆土何嘗不是疆土。”
“整個軍方,日後海軍當為首重,朕要的很多很多,鄭卿可明白?”朱慈烺極具侵略性的說道。
鄭二陽當即起身道:“陛下,臣明白,海軍日後的方向,臣會轉達沈尚書,提早布置,必不會耽誤陛下雄途。”
“好,鄭卿坐吧,不光是海軍,軍方的諸位,都要眼光放遠一些,這幾十上百年,大明的白銀流入多了幾十上百倍,諸位想必比能從物價上感覺到。”
“白銀越來越不值錢了,為何?因為流入大明的白銀太多了,那為何有如此多的白銀流入大明?是因為大明之外,盛產白銀的銀礦金礦數不勝數。”
“我們大明的百姓商人,辛辛苦苦的勞作,才能換來彆人不勞而獲,撿來的白銀,憑什麼?憑什麼他們能去占領、開采銀礦金礦,我們非要辛苦換取?”
“朕不怕告訴諸位,朕也想去海外霸占那些無主的土地,無主的金銀,換取彆人辛勤的成果,夷人能做的,朕也做的。”
“臣等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