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所有板塊內容,朱慈烺還是頗為滿意的,基本算是覆蓋到了朝政的方方麵麵,大方向都是正麵宣導朝廷功績和朝廷為民著想的考慮基礎。
點點頭,朱慈烺放下《皇明時報》,拿起了《大明軍報》,定價和板塊、刊發周期和《皇明時報》一致,不同的是,《大明軍報》規定,各軍強製訂閱,並定期開展學習。
朱慈烺展開細看:
一:戰事簡要,主要是妙宇元年各軍收複各地的捷報功績,典型的各軍戰功名錄,如川軍戰功新封爵位的報道,流寇招安改編,十五軍陣戰建奴偽將,第一軍、第十軍斬殺建奴大將等。
二:英烈錄,主要宣揚了之前各地英勇抗敵守土的壯烈事跡,如某某將領,堅守城破殉國,如山西、陝西等地,那些文武力戰殉國等等事跡的讚揚。
三:戰例分析,摘取典型的戰略戰術研討分析,如何對陣騎兵以及騎兵弱點分析等等。
四:各軍建議投稿登載,如某團長建議改良戰術作戰單位,如創新戰壕構造理論等等。
五:獎懲通報,某軍司務長克扣軍餉被揭發,紀檢部調查結果,法門寺審理判處多少年監禁,軍規通俗釋義,如戰場逃兵連坐法適用情形等。
六:域外敵情研討,對建奴今年動作預測、紅夷蓋倫船構造詳解,西北蒙古各部間敵友分析等。
七:民間尚武風情讚揚,如山東某某組建民團,殺傷建奴偽軍幾何,河南某民團守護某地有功,被朝廷改編為地方公職等,各府縣州武科成立新規,武進士成就指南。
八:大明軍製構造詳解,軍屯持續性發展方向指導,軍工廠招募信息發表,大明募軍標準、待遇、報名地等等指南。
“嗬嗬,有點意思,這第二欄的英烈錄,最好是將朝廷對英烈的善後也加進去。”
“比如朝廷對遺孤家屬的補助、安置,賦稅減免,蔭子入監入學等,各地衙門對軍屬的照顧幫扶等等,都應該明示,消除百姓、士卒的後顧之憂。”
“陛下聖明,臣遵旨,軍閣稍後修改一下。”倪元潞大點其頭,恍然道。
朱慈烺頷首,不再多說,拿起第三份《翰林文報》看了起來,嘖嘖,翰林文報定價可真是心黑啊,整整一百文,刊期也是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和其他二報錯開了。
一:果然,經義詳解當先,蕺山先生、大儒、左都禦史劉宗周《聖學宗要》詳解,《孟子·民貴章》二十家注解對比評要。
二:崇禎十六年狀元、翰林院修撰楊廷鑒,會試範文摘要解析,崇禎十六年會試房考考官手劄節選。
三:詩詞精選,這次,朱慈烺竟是氣笑了,不知道為何,竟然當篇就精選了自己去年給淑妃寫的《木蘭花詞》,署名也是直白了當,大明妙宇皇帝。
搖搖頭,朱慈烺接著看去,下麵精選的,是複社領袖、紹興府推官陳子龍的一首七律《春感》,再下麵,則是一節小說《秦淮俠影傳》的精彩片段,倒也有趣。
明末這個時候,正是小說爆發期,受幾大經典名著的影響帶動,演變的說書、戲文、演繹等等題材層出不窮,連朱慈烺都有事沒事聽了不少。
四:史記鑒析,這第一期,就是唐末藩鎮割據的形成分析,以及危害剖析,和如何防微杜漸,避免重蹈覆轍的一些公論。
五:格物新知,節選了一些宋應星的書傳,也就是日後《天工開物》的內容,還有一些已經在皇家科學院實踐後的物理小知識、小實驗。
六:學術交流,分彆刊登了當代有名的理學大家和心學大家,以及心學各派分支的一些精彩講學節選。
七:書法臨摹和當時名畫的臨摹,其中就有倪元潞、董其昌的作品。
八:仕林投稿節選,也是登了幾首非常不錯的詩詞,這幾人的姓名,也必將隨著報刊,大放異彩,聲名遠揚,其中最後麵一段,倒是還有刊登某地舉子,破譯了周禮鼎器的銘文。
看完三大報的內容,朱慈烺閉眼凝神,後仰靠在禦座椅背冥想回味,嗯,總的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各大報紙,覆含的內容麵也是非常的廣泛,既有趣聞,又有見聞。
加上這第一次麵向全民的刊物,實屬新奇,想來必然能非常吸人眼球,勾人好奇,怎麼著也得買一份看看不是。
這要是友人相聚,彆人談論起時政,或者最新見聞,自己不知道、搭不上話,豈不難受至極,如此,看上幾期,這就形成習慣了。
“不錯,總得來說,朕是比較滿意的,各發行衙門,可以從之後的投稿多多看看觀眾的意見建議,實時優化內容,觀眾想看的,就多載一些。”
“另外。。。算了,就先這樣吧,下午將頂板密封發往各省印發,全國統一,二十五日發售第一期,看看反響再說吧。”
“臣等遵旨。”
朱慈烺本想說說廣告這個東西能賺錢的,想想還是先不瞎折騰了,先運營穩定了再說賺錢的事,或者以後也可以專門由商務部開辦商報,賺取廣告費。
“陛下,這第二件,就是會試細則,貢院已經修繕完畢,並已經由錦衣衛、五城兵馬司和禁軍封禁,請陛下安排。”
朱慈烺點點頭,自然明白陳演的意思,是安排主考副主考、房考官等人選的選定,然後進入貢院出題蹲號子,印卷待考。
朱慈烺向陳演看去,隻見陳演也是滿目希翼的看著自己,眼神中的渴望,都要溢出來了,朱慈烺不禁有些好笑。
陳演也是倒黴,崇禎十六年會試,按例應該是時值首輔的陳演主考,可是當時因為被彈劾受賄,加上崇禎另結新歡,崇禎十三年狀元、時任閣臣的魏藻德,所以成了魏藻德主持。
還有一點,就是崇禎十六年會試推遲到了八月才補辦的,而且北方戰亂,道路艱阻,仕子登考者大減六成以上。
所以,陳演成了崇禎朝唯一一個沒有主持會試的首輔,現在終是耿耿於懷,想要補缺完美,大明後期,會試皆是閣臣主考,陳演自然也是期望能有廣收一屆門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