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郡。
韓嬰殺了白羊王子之後,戰爭就不可避免了。雁門郡、代郡也早就做好了準備。
雁門郡守、代郡郡守組織官吏,遷徙小縣百姓去大縣居住。
但在小縣留下了很多的物資,顯得遷徙非常倉促。
匈奴人有騎兵,但沒有甲胄也沒有攻城器械。更缺乏攻城的勇氣。
隻要守著大城,匈奴人隻能乾瞪眼。
二郡百姓服韓嬰雄武,對韓國很有歸屬感。而且匈奴凶殘........他們聽聞匈奴人大舉壓境之後,都聽話的遷徙了。
但他們也有疑惑。
“匈奴人雖然強悍,但長城也不是吃草的。為了建造長城,秦國都滅亡了。大王可以集結我們雁門、代二郡的壯士死守長城。可以把匈奴人攔在長城外。為什麼不集結壯士,而選擇死守城池呢?怪哉。”
“我也很疑惑,但轉念一想就算了。我等山野壯士,智謀還能比得上朝中諸公?大王讓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吧。”
“是啊。我等鄉野小民,哪裡知道兵法?”
代、雁門郡的百姓議論紛紛,甚囂塵上。
其中一些隊伍很特殊。
大道上,一支隊伍沉默著往雁門治所善無方向而去。隊伍中隻有青年男女,沒有老人,隻有少量孩子。
青年男女都很瘦弱,但衣衫整齊,布料很新。物資也不少,都用大車裝載。
他們正是河套歸來的奴隸。
河套被攻破之後,老人做不了奴隸,都被匈奴人斬殺。孩子就是新的奴隸,得到了一定的保留。
男人是奴隸,女人是女奴。
有些女人懷了匈奴人的孩子,這些孩子被留在了河套,成為了匈奴人的孩子。
這些孩子騎射,穿著皮質衣服,說著匈奴話。長大後就是匈奴勇士。
韓嬰出錢把他們贖回來,並安置在雁門、代郡。原本他們以為自己很快就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現在匈奴人卻南下了.......
“我再也不想當奴隸。隻要大王給我一把刀,我願意死在長城上。不,隻要給我一根木棍,我就願意與匈奴人廝殺。”
“該死的匈奴人,我們明明都回到了夏地。他們卻還是緊追不舍。要滅亡韓氏,把我們重新變成奴隸。可惡。”
“願化作虎狼,把蠻夷趕儘殺絕。”
無論壯士與婦人,他們的內心都憋著一股火。火焰滾燙且充滿了仇恨。
...........
善無縣。
雖然城池是大城,但隨著大量百姓的湧入。善無縣的居住環境還是變得糟糕了起來。
到處都是百姓,到處都是牛羊、家禽。
幸好韓氏得人心,沒有人鬨事。官府也非常的強力,儘量關照孱弱的百姓。
現在天氣也不算寒冷,大部分百姓可以熬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