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我們這一彆恐怕再也沒有相見的機會了。望你一切安好。”
“兄弟也是。”
雁門劇陽縣人,民兵屯長張山與自己的上司依依惜彆。二人一在郡之東,一在郡之西。又都是務農、放牧的普通人,以當下的交通條件來說。這一彆,恐怕隻有到了黃泉才能再見了。
二人灑淚而彆之後,張山與同縣數百人一起沿著大道返回劇陽縣。
來的時候張山騎著駿馬,帶著弓矢,跨大劍。回去的時候也一般。
劇陽縣不大,人口極少。幾乎是縣中壯士能來的都來了。
除了幾個生病死在長城的人,都踏上了歸途。
大家都很高興。
張山半喜半憂。
匈奴寇邊,正是壯士拋頭顱灑熱血的時候。他來了就沒有打算回去。出門前交代妻子好好孝順父母,讓兒子好好孝順妻子。就當他死在了長城。
現在不僅平安踏上了歸途,還帶回去了不少東西。
一輛大車的物資,六頭羊,一頭牛。
但這些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
張山抬眼看著坐在車上的婦人。這婦人今年才十八歲,長的不好看,但身體很壯實。懷中抱著一個兩歲大的女孩。衣著打扮與夏人迥異。
正是匈奴婦人。
除了她之外,隊伍中還有百餘這樣的婦人。
有孩子與沒有孩子的各占一半。
婦人們的表情還算鎮定,不哭也不鬨。仿佛已經接受了丈夫戰死,自己被分配給夏人做妻妾的命運。
“本以為戰死長城,現在不僅活下來了,還帶回去了一個婦人,一個孩子。不知道父母、妻子知道了會是什麼心情?”張山的內心憂慮,但又挺高興的。“不過小婦人是真的舒服。”
既然分給了他,那就是他的人了。雖然語言不通,但不妨礙他親近婦人。彆看婦人懷中抱著一個孩子,沒準肚子裡有另外一個了。
“父母那邊應該無礙。兒子當然一句話也不敢說。妻子可能會鬨一鬨,但最終也無可奈何。”
“畢竟多個女人,就能多生孩子。宗族強大了,就不會被外人欺辱。而且這匈奴婦人身強力壯,是個勞力。不是個乾食飯的。最後,我還帶回去了這麼多的牛羊、皮革。”
張山想了很多,還有點傷感。他原本有兄弟五個人,家族十分強盛。
但三個兄弟因為秦國的“霸業”死了,以至於現在家族衰弱......
“現在大王為君,張丞相輔佐朝政。韓氏就像是早上的太陽一般,日子還長遠呢。我們百姓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
張山又憧憬起了未來。
自從秦國兼並雁門之後,他們家就沒有幾天好日子。
幸好秦國滅亡了。韓氏入主雁門,擁有六郡。
哈哈。
想到未來的好日子,想到馬上就能見到父母、妻兒。張山的心情徹底愉快了起來。
他白天與同鄉一起趕路,晚上摟著匈奴婦人睡覺。十餘日後,他們回到了劇陽縣。
到達縣界之後,數百人的隊伍一分再分。最後是張山與十餘人回到了本亭。
與張山預料的大差不差。家人對他平安回來很是高興,對他帶回來一個匈奴婦人......妻子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