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闊的大道上,人聲馬嘶,旌旗飛揚。
“韓”字旌旗前後相連,數之不儘。
無論兵丁、民夫、官吏、大臣、大將心情都愉快極了。這一戰打的好啊。
韓國控製了太行山,收降了太行群盜。斬殺了白羊王、樓煩王,又與冒頓相安無事。
可以說是占儘了好處。
“噠噠噠!!!!”郎中策馬追隨在王駕左右,雖在大軍之中,但神色警惕,不敢有一絲一毫怠慢。
每當他們的目光不經意落在王駕上的時候,都自然而然的露出尊敬之色。
是大王帶領他們的連戰連捷,讓韓國越發強盛。
一個隻會寬厚仁義的君主,恐怕無法成就大事。比如宋襄公。
一個隻會驍勇悍戰的君主,恐怕也無法成就大事。比如吳王夫差。
但一個既寬厚仁義,又驍勇悍戰的君主呢?
大王真雄主也。
王駕內。
韓嬰靠著車廂而坐,一條腿伸直,一條腿屈著,蓋著厚厚的毛毯,手上拿著一個手爐。
“南方漢與楚僵持。河北此戰之後,韓氏獨大。接下來就是消滅燕趙了。”韓嬰目光閃閃,儘是野心進取。
“臧荼好對付,但陳餘不好對付。而且項羽可能會讓龍且帶領偏師渡河幫助燕趙。”
“大王。趙國細作傳來消息。趙王與陳餘謀,讓齊楚停罷乾戈。”郎中的聲音打斷了韓嬰的思緒。
韓嬰有些驚訝,但很快平靜下來,說道:“孤知曉了。傳告群臣、大將。”
“是。”郎中應聲後策馬下去了。
韓嬰的目光深長,神色平靜。
自從我背叛了項羽,又放棄了黥布,在諸侯之中就沒有信義了。而且隨著形勢變化,諸侯的想法也會隨之變化。
齊與楚停戰也不稀奇。
隻是如果齊、楚停戰。楚國就能騰出更多的兵力介入燕趙戰場,對我造成麻煩。
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燕王、趙王、陳餘都不甘心被我所滅,拚命的想辦法阻攔我。
項羽也不會坐視我吞並燕趙。
君王統籌全局,文臣運謀,武將用命。
各為國祚而戰。
...............
韓軍浩浩蕩蕩一路南下,到達了廣武附近。
為了應對白羊、樓煩進入長城而被遷徙走的百姓回來了。都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百姓回到縣城之後,迅速的恢複了生產生活。
城內城外煙火之氣濃濃。
韓氏大軍沒有入城打攪百姓,而是在城外一處靠近水源的地方安營紮寨。
在營寨安紮好之前,韓嬰的王駕來到了一旁的空地上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