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縣。
城東布告欄前聚集了大量的百姓。一名衣冠士人乘車經過,親自下車前往觀看。
因為圍觀的百姓很多,他沒有擠進去。但也得知了求賢令的內容。
衣冠士人感慨道:“大王求才之心,仿佛透出了求賢令。就算古代的賢王,恐怕也很少能與大王媲美的了。”
“主人要出山嗎?”他的仆人問道。
“為了大王,為了這六郡山河、河東父老。我也應該出山了。”士人點了點頭,環顧四周,說道。
韓國的存在,朝廷的強力,讓六郡獲益。解縣當然也不例外。而且因為解縣有鹽池產出食鹽,繁榮能與安邑媲美。
為了這樣求賢若渴的大王,也為了家鄉父老來之不易的安定生活。
他都應該出山。雖然以區區他的才乾,可能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
但是........隻要韓氏齊心合力,上下一心,大有可為。
士人的眼中泛起精芒,上了輦車,讓車夫掉頭回家去準備準備,前往晉陽求賢館。
...................
河內郡,林慮縣。
陳氏莊園外。陳皓躬率家中男丁來到田地上勞作,揮汗如雨。
不過他與韓嬰一樣,都隻是象征意義的。今天乾一天,明天的他還是士人。以示不忘,陳氏耕讀傳家而已。
“父親。請喝水。”長子走到了陳皓的身旁,遞給了陳皓一個竹筒水壺。
陳皓欣然伸手接過,打算喝水。就在這時,馬蹄聲響起。聽見這急促的馬蹄聲,陳皓對家人說道:“必是爽。”
他的家人都笑了起來。
陳皓轉頭看去,過了一會兒,便見到數匹快馬飛馳而來,等馬停下。騎在馬上意氣風發的男子,不是他的好友李爽又是誰?
當時韓嬰與項羽在河內郡展開激戰,他與李爽一起被遷徙走,並在懷縣生活了一段時間。
韓嬰遷都晉陽之後,他們就回到了縣城。依舊是閒雲野鶴。
讀書訪友,閒情逸致。
陳皓很快發現了不對勁,李爽的表情似乎有點激動過頭了。
“爽,何事如此激動?”陳皓杵著鋤頭問道。
“看看這是什麼?”李爽從懷中取出了一張絲絹,翻身下馬後,交給了陳皓。
陳皓驚訝接過,定睛一看,好大三個字,求賢令。於是一目十行看完,若有所思道:“大王言辭懇切,求賢之心躍然而出。一是大王本心如此,二恐怕也是朝廷人才漸漸匱乏。你打算出山嗎?”
他抬頭看向李爽。
李爽一把抓住了陳皓的手,笑道:“一起去。用我們有用之軀,以報大王活命之恩。”
巨鹿之戰,韓嬰與項羽聯手,從暴秦手中救下了他們。
河內之戰,韓嬰遷徙走百姓,在項羽的進攻下保全了河內郡。
李爽認為這都是救命之恩。
“我閒雲野鶴,不樂為官。”陳皓搖頭道,但心裡頭其實有些動搖。
原本他閒雲野鶴之心堅定,但韓嬰求才若渴。在韓嬰的治理下,六郡百姓漸漸富足。
現在朝廷人才匱乏,他不出來做事,是不是太自私了?
“那都是舊事了。皓。你忘記了嗎?我們是因為不想輔佐暴秦而變成閒雲野鶴。小時候你可也是有大誌向的。走。馬上走。”
李爽伸手拽住陳皓的手,差點把陳皓拽倒下了。
“你這廝。”陳皓怒目而視道。
“我就是這樣的廝。”李爽反怒目而視道。
二人一番拉扯,陳皓終於還是半推半就的答應了。在安排了田畝家眷之後,他與李爽一起離開了林慮縣,踏上了前往晉陽的大道。
.............
上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