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縣。
燕趙與韓氏開戰,燕王臧荼不在。薊縣原本就不穩,趙國滅亡的消息傳來。
薊縣更是蠢蠢欲動。
有很多人想要推翻臧荼。
有人是燕王韓廣的人。
有人是不服臧荼,臧荼一介庶民出身,有何資格稱王?
有人則是投機之輩。
燕國朝廷察覺到了這一點,不得不對城內加強了巡邏,對城門加強了盤查。
但這反而使得薊縣的氣氛,愈發緊張起來。使得燕國這艘船更加搖搖欲墜。
城中一戶陳姓人家。家主陳倫在家中會朋友。
陳倫頗有來曆,乃是舊燕貴族。燕國滅亡之後,家族就一蹶不振。目前他以經商為業,家族雖然沒有了往日的風光,但也小富,平日裡衣食無憂。
他的朋友也都是商人。
忽然,陳倫放下了酒杯,神色欲言又止。
在座的朋友有四個,都是陳倫的至交好友,也都了解陳倫。見此都放下了酒杯,其中一人問道:“倫。這裡沒有外人,你想說什麼直說便是。”
“是啊,何必小兒女姿態?”有人更直接道。
陳倫點了點頭,然後歎了一口氣,先站起來走出門外,左右張望了片刻,這才回來坐下。
四個朋友立即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眉頭緊皺,氛圍變得沉重。
陳倫又歎了一口氣,說道:“我聽說了一個消息,不知道真假。”頓了頓,他才又說道:“趙國滅亡之後,大王派遣了使臣前往匈奴。現在匈奴單於冒頓率領數十萬騎兵屯紮在雁門關與韓軍對峙。大王要邀請這數十萬騎兵進入燕國,與韓氏交戰,保住王位。”
其他四人頓時色變,有人怒發衝冠,打算大聲說話。立刻被人捂住口鼻,眼神示意。
眾人又憤怒,又冷靜。
可不能高聲喧嘩,如果讓人聽去了,被殺也是活該。
他們隻能雙拳緊握,眉頭緊鎖,額頭上青筋暴起,強忍住憤怒。
在以前秦、楚蠻夷。
其餘都是諸夏。
以前齊桓公稱霸,是為第一伯王。他的功績就是尊王攘夷。齊桓公曾經親自帶兵幫助燕國抵抗過蠻夷。
如果不是齊桓公的功績,諸夏可能都滅亡了。夏人也都成為披頭散發的蠻夷了。
諸夏與蠻夷有仇。
更何況匈奴數十萬騎兵南下,真的隻與韓國打仗嗎?他們圖什麼?
冒頓肯定是要燒殺搶掠一番,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女人回去草原。
燕國恐怕也不能幸免。
臧荼身為燕王,不能保境安民。反而要冒險引蠻夷進來對付韓王。實在是太無能,也做的太過了。
“燕王糊塗啊。”終於有人忍不住,小聲說了一句。
之後就沒有人說話了,這場酒宴匆匆散去。
送走了朋友後,陳倫來到了書房坐下,臉上露出了慚愧,但又堅定的表情。
“愧對朋友啊。但是我實在無法容忍臧荼這樣的跳梁小醜,低賤之輩做燕王。”
在參讚校尉韓生的經營下,韓嬰在河北的細作極多,分部極廣。在趙國的力量尤其強,在燕國的力量也頗為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