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隘之上。
“韓”字旌旗飛揚。
夏說聽聞了匈奴的入侵方向,帶領軍隊進駐了關隘。相比於其他地方的長城守軍,他們才是根正苗紅的韓國軍隊。
更強壯,軍紀、裝備更好,訓練有素。
自進入這座關隘後,夏說就讓士卒三日一操練,養精蓄銳的同時,也維持體能。
燕國不缺羊。羊肉、大豆的供給源源不斷。軍隊到達關隘後,不僅沒瘦了,反而變得更強壯了。
關令府,書房內。夏說跪坐在主位上看書,神色平靜。
諸事已定,冒頓雖強壯如熊虎,匈奴鐵騎宛如洪峰一般強悍凶猛。
但麵對長城,匈奴人無能為也。
終究還是上一次的結局。匈奴退走,雙方互市。最多在幽州這裡,再開一個或多個邊市。
不開也不行。匈奴人沒有用的東西,可能就要冒險小股翻越長城來搶劫了。
總之,關內乃夏。
關外乃匈奴。
夏說覺得眼睛有點乾澀,還有點冷。不由放下了竹簡,轉頭看向火爐。爐內的炭差不多燒完了。他也不用旁人動手,自己弄了幾塊木炭放下,然後喝了一口水,站起來活動筋骨。
“啟稟將軍。探子來報,匈奴人到達燕山了。”一名親兵從外走了進來,神色凝重又興奮。
夏說笑道:“無妨,匈奴無能為也。”頓了頓,他朗聲說道:“把消息傳下去。傳遍燕國,讓各關,各屯兵之地,各城,各烽火台斂眾守城。不要與匈奴交戰。”
“是。”親兵感覺到夏說的鎮定從容,頓時精神一振,大聲應是後轉身下去了。
消息迅速的傳達下去,關隘內的韓軍士卒、燕地壯士都是精神一振。
“久候多時了。匈奴人如果敢攻打關隘,就讓他們死傷無數。”
“打不起來。”
“沒錯。冒頓除非是喝醉了,否則不可能下令騎兵攻打關隘。我韓氏穩如泰山。”
“哈哈哈哈。”
與夏說一般無二,士卒都是從容鎮定,言笑自若。在他們的影響下,燕地壯士也都平靜下來,並為此熱血沸騰。
韓王強王,韓氏強國啊。
我等做了韓國百姓,不用再懼怕匈奴人了。
以前燕國可沒少受到北方蠻夷小股人馬欺負。
夏說讓親兵進來為自己披甲,然後握劍率領親兵離開關令府,登上城牆巡視,撫恤激勵壯士。
“健兒們。無論你們是趙人、燕人、還是韓人。都是諸夏。我等衣衫右衽。匈奴蠻夷,衣衫左衽。現在匈奴南下,我等當同心戮力,阻蠻夷。”
............
就在這氛圍之中。燕國使臣劉金率領由燕人、匈奴人組成的使團成員到達了關隘附近。
劉金勒馬停下,轉頭對監視自己的匈奴人說道:“前方就是關隘了。我先派人告訴守將。我們在此建造大圍歇息。”
翻譯一頓嘰裡呱啦。
匈奴人同意了。劉金依計行事。
大圍造好。劉金與重要人物一起進入大圍,讓人熱酒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