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噠噠噠!!!!”
風寒之中。韓胄乘坐帷車,前呼後擁沿著大道往遼東郡治所襄平城而去。
車中。韓胄更正了衣冠,懷抱節杖,坐姿端正,極有王使的氣質。
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了遼東郡的情況。
遼東有十餘城,人口約二十萬。實際上可能更多。
這人口規模遠超代、雁門、漁陽等同樣是邊郡的郡。主要是秦末戰亂,很多壯士都拖家帶口逃往遼東。
有一些壯士就隱匿在山中,不在朝廷的戶口名冊中。
有的人則被大族隱匿,成為門下戶。
衛滿麾下的二三千壯士就是這麼來的。
目前遼東郡守正在梳理人口的問題,儘量把隱藏在山中的戶口給統計,讓他們交稅服徭役。
因為韓嬰在邊疆設置郡將。
遼東也有一位校尉,郡兵萬人。
郡守是吳臣,校尉是陳熊,二人原本都是燕國的將官。
韓氏平定燕地,沒有也不敢把燕國文武一杆子打死。選其中優秀的人繼續當官。
吳臣、陳熊的情況很普遍。
“王使。襄平城到了。郡守、郡將率眾出迎。”一名郎中的聲音打斷了韓胄的思緒。
隨即馬車停下,韓胄拿起節杖站起,掀開車簾下了馬車,抬頭看去。
襄平城池十分雄壯。
一群人出城迎接,為首的二人頗有氣勢。
韓胄神色從容,握著節杖行了上去。
“拜見王使。”郡守吳臣、郡將陳熊率眾行禮。他們二人還能忍耐,隨從迎接的襄平城大小人物都是忍不住抬頭打量韓胄與韓胄手中的節杖。
然後忍不住紛紛感慨起來。
“好使者,好相貌。管中窺豹,大王儀容也一定俊美。”
“好節杖。韓節威震天下,今日能見到真是榮幸。”
燕國人粗豪,遼東人更粗豪,但他們也認俊美儀容,韓氏字號。
拋開其他一切因素不說。
他們更願意奉韓氏出身的韓嬰為王。
“諸位免禮。”韓胄很有風儀,連聲音都顯得雅致。
“謝王使。”眾人愈發心悅誠服,躬身行禮道。
見過之後,韓胄本應該入城與眾人酒食,歇息。韓胄卻不。他說道:“諸位。秦失其鹿,諸侯逐鹿。韓氏滅亡臧荼,王河北。大王也早聽聞燕趙多壯士。現在大王在遼東設置郡將,兵馬萬人以防備匈奴。”
“但這次大王派遣我來到遼東,並非為了匈奴。”
頓了頓後,韓胄目視眾人,朗聲道:“大王聽聞遼東之東有朝鮮國。國王無道,想在遼東另外招募壯士萬人討伐朝鮮。”
“諸位中可有弓馬嫻熟,想從軍建功立業的壯士呼?”
韓胄雍容風雅,又是韓氏宗親,本就讓遼東襄平人心悅誠服。話中不離,燕趙多壯士。
讓遼東襄平人頓時熱血沸騰起來。
“王使。我弓馬嫻熟,也早就想為大王賣命,可惜沒有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