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真的很佩服韓嬰。
在六郡之時,土地狹隘,人口極多。韓嬰要積蓄財帛,贖回流落匈奴的夏人奴隸。這才帶著全家過苦日子勵精圖治。
但現在韓氏廣有疆域,反而人口少,土地多。財帛多。
在他們看來享受享受也不算什麼。韓嬰卻還是節儉,連收降儀式都不願意操辦。
滅亡朝鮮這等功績都低調處理了。
恕他們淺薄,感覺做大王沒什麼意思。
張良捏著胡須笑,低頭目視太子。君王為天下表率,太子要是能承襲父風,有韓嬰的節儉。
作為守成之君也夠用了。
太子不明其意,對著張良露出笑容。
昭平、張勳很快就走了。有些話韓嬰是不說的。但他們嘴巴很大,也樂意褒揚韓嬰的美德。
很快巨鹿朝野就都知道了兩件事。
一為韓氏滅亡朝鮮,拓展千餘裡土地。朝廷認為朝鮮是諸夏,這是收歸土地。
二是韓嬰拒絕了奉常、典客的建議,不擺什麼收降儀式,低調處理了。因為王節儉,不奢靡。
韓嬰節儉,六郡的百姓都知道。
但是燕趙百姓卻隻知道韓嬰節儉,但不知道韓嬰具體如何節儉。
這件事情頓時受到了燕趙百姓稱讚。
巨鹿城。
士人馬論家。
馬論原本侍奉趙王,趙國滅亡之後,他就解了官,目前以書琴自娛。
他有才乾,丞相張蒼想征辟他做官。他拒絕了。因為他的內心對趙國的滅亡耿耿於懷。
消息傳至他家中時。他正與好友陳興、王欽一起飲酒。
“據萬裡之土,卻能如此節儉。若能一生如此,韓王就可萬世讚譽。”馬論輕歎了一聲,舉杯飲下了這口酒,更何況。韓王有雄才,悍勇仁義。
陳興也感慨:“何止如此。你們不覺得現在的王宮與韓王的國土相比,狹小嗎?”
馬論、王欽想了一下後,齊齊點了點頭。巨鹿的宮殿當然不錯,但弱趙豈能與強韓媲美?
舊宮是趙王所建,對韓王來說略狹了。但韓王住的安逸,沒有打算營造新的宮殿。
甚至韓王連行宮都沒有。
不打獵,不出遊。就在那宮殿中待著,宮中用度又節儉。
韓氏這麼龐大的疆域,這麼多的人口,供養這樣一位節儉的韓王,不知多麼輕鬆。
韓嬰還有謀。
滅朝鮮一事,可以管中窺豹。
秦王北卻匈奴,南討百越。也拓展了疆域,但結果呢?秦王死,霸業消散。現在南方被趙佗竊取。
打了好多年,死了幾十萬人,耗費無數財力。
而韓嬰滅亡朝鮮,隻用了幾百人,幾千金。
真是個“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不強為也。
喜歡韓氏貴公子,談笑虜項羽請大家收藏:()韓氏貴公子,談笑虜項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