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國。
都城邾縣,王宮小殿內。
吳芮穿著常服,與太子吳臣對坐。
吳芮的王宮小,服侍的人也少。宮中很是安靜,小殿內父子不說話。
安靜的可怕。
吳芮幽幽歎了一口氣,把手中檄文放下了。乃韓王討楚王、漢王檄文。
文中一針見血,罵項羽弑君,說劉邦狡詐。
號召楚懷王熊心舊臣助韓。
這也激起了吳芮的回憶。是啊。當年楚懷王才是楚王,為何短短幾年時間過去,楚懷王就被人忘記了?
項羽弑君,劉邦還為熊心發喪。
熊心以義帝之尊,死於非命。
諸侯隻記得韓嬰背叛項羽,讓項羽失去天下,讓天下再一次陷入戰亂。
是因為熊心原本就是項氏立的傀儡?
還是因為韓王背叛西楚霸王項羽,太過讓人震驚?
“父親。韓王嬰強猛悍戰,善於治國。現在聲勢還在楚王之上。況且他連年動兵,無論是反秦還是背叛項羽,攻滅燕趙,真是百戰百勝。他這一次發檄文天下要討伐楚國,勝算頗大。我們衡山國弱小,應該如何應對?”吳臣的臉色很難看。雖然難以啟齒,但對於天下來說,衡山、臨江國是弱國,一個小波浪就有可能讓他們亡國。
相比起來,衡山還在臨江之外。
臨江王好歹有江陵大城,占據戰國時候楚國的核心王畿之地。
頓了頓後,吳臣又歎道:“父親,楚王不用說。有戰國習氣,願意封諸侯為王。漢王看起來也能。唯獨韓王,乃第二個嬴政,有做皇帝的誌向。如果看他滅亡楚、漢,我們衡山國恐怕也要亡國。”
吳芮先是點頭,然後搖頭。
“父親這是什麼意思?”吳臣驚訝不解道。
吳苪沒有回答,而是站起來走到了門口,抬頭看向天空。
吳臣越發不解,但沒有再開口詢問,隻是陪伴父親來到門口看天。
許久後,吳苪背起手說道:“你說的都對。韓王嬰強猛善戰,次於項羽。仁義治國,不下劉邦。而國力超越二王。韓王嬰真天下第一王也。他也有做皇帝的誌向,如果讓他吞滅楚、漢,我們衡山也要亡國。”
“父親的意思是要發兵支持楚王嗎?”吳臣的眼睛一亮,問道。雖然衡山國小,但還是有點實力。組織精兵萬人,並發船隻運送糧食前往楚國。
因為水運,消耗的糧食遠遠低於陸路。
“不。我們什麼也不做。如果楚王派人來請我支持他,我就說衡山國內的蠻夷背叛我,我要調兵鎮壓蠻夷。”吳苪搖頭說道。
吳臣驚訝也愈發困惑了。衡山國實力不強,但地方頗大。夏人少,而蠻夷多。
夏人在城池以及附近生活,蠻夷在山澤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