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項羽進入齊國之後,韓氏的探子就盯著項羽。
韓氏君臣根據項羽的行程,計算項羽什麼時候到達南城。
在他們的計算之中。項羽會在中午的時候,到達南城南方八裡左右的陽甲。
陽甲是一個開闊的地方,但有一座很矮很寬廣的土丘。
離開軍營之後,韓氏三軍騎兵到達了陽甲。韓嬰率領羽林兒在土丘之上駐紮。
彭越、騎爽率領騎兵在土丘前方一左一右列陣。士卒都沒有穿甲。
甲在包裹內。
他們從馬上取下包裹,最後一次喂給戰馬草料、大豆。自己補充水分,也吃一點乾糧。
大戰在即,戰馬不能食的太飽。
與此同時,探子在不斷的回報項羽的距離。
探子的馬快,而項羽的騎兵需要保持體力,行軍不是很快。
土丘之上。韓嬰翻身下馬,站在土丘之上觀看四方。四周是數百披堅執銳的郎中,外圍是萬餘羽林兒。
都是禁衛力量。
“這座土丘很矮,沒有居高臨下的優勢。”韓嬰低頭看了看腳下的土丘,跺了跺腳。然後左右看了看彭越、騎爽的騎兵。
騎兵現在還沒有披甲,等披上甲了。騎爽、彭越會先與項羽交戰。
項羽的騎兵有三萬人。而彭越、騎爽的騎兵足有二萬四千人。按照計劃,韓軍依靠他們就可以占據上風了。
羽林兒是作為最後的力量投入戰場。羽林兒的甲胄是舊的甲胄,防禦力比不上騎爽、彭越的騎兵,但勝在輕便。如果彭越、騎爽能一舉擊潰楚軍。
羽林兒就能騎馬追擊,最大力度的殺傷楚軍有生力量。
窮追敵寇。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其中鐵浮圖被藏在軍陣之中,不讓楚軍看出異樣。重甲騎兵特製的頭盔,在拉下麵罩之前,看不出太大的異樣。
總之,在交戰之前。以項羽的眼界、閱曆,是完全預料不到自己將遇到什麼樣的敵人。
這一戰。
其實不是堂堂正正的決戰,而是一個他處心積慮設置的陷阱。他是一名刺客。
在這裡刺殺伏擊西楚霸王。
就像是當年張良帶著人在博浪沙伏擊秦始皇。
當然,張良的力量無法與他相提並論。
現在還有時間,韓嬰在觀望了一陣之後,讓郎中搬來小板凳坐下,飲水,也吃了一點乾糧。
探子在不斷的回報項羽的路程。
雙方的探子在遠離大軍的戰場上,首先展開了血雨腥風的廝殺。風帶來了探子死後,屍體散發出來的血腥味。
隨著時間過去,空氣中的殺氣愈發濃鬱。
這場戰爭的局勢,也越來越走向最高峰。
韓王決戰楚王!
........
“噠噠噠!!!!”
項羽率領三萬精銳騎兵沿著大道,直撲南城。項羽的探子,也稟報了韓嬰的情況。
“你說什麼?”項羽勒馬停下,驚愕不可置信,又興奮到渾身顫抖。
他覺得絕無可能,但又抱著一絲絲幻想的事情真的發生了。
韓王嬰率領數萬騎兵出城迎戰。
這是第一次。
這是韓王嬰在有他的戰場上第一次正麵迎戰。
他有一點點疑慮,有一點點謹慎。這很反常。韓氏的謀士呢?他們難道都不能拉住韓王嬰嗎?